调光面板及调光建筑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20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0
本公开提供的调光面板及调光建筑玻璃,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面向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且至少设置于调光区;多个支撑柱,位于第一电极层面向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各支撑柱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层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过渡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支撑柱之间;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二衬底基板面向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且第二电极层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调光区内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调光层,位于第二电极层与过渡层之间。二电极层与过渡层之间。二电极层与过渡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面板及调光建筑玻璃


[0001]本公开涉及调光
,尤其设计一种调光面板及调光建筑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调光面板在建筑、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智能调光面板市场中有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面板、电致变色调光面板、染料液晶调光面板等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面板,具有调光区,包括:
[0004]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
[0005]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且至少设置于所述调光区;
[0006]多个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面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各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
[0007]过渡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支撑柱之间;
[0008]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区内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
[0009]调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
[0010]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调光区一侧的周边区,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导电部,以及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上且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第三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0011]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调光区内,所述过渡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0012]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调光区和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三电极层位于所述过渡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过渡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内。
[0013]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所述导电部复用为所述封框胶。
[0014]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三电极层电连接的第二走线,以及数控直流电源;其中,所述数控直流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
[0015]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
[0016]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面状电极或包括多个块状子电极。
[0017]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块状子电极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多个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黑矩阵,以及位于所述黑矩阵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多个色阻;其中,每个所述晶体管与一个所述块状子电极对应电连接,所述黑矩阵具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内对应设置一个所述色阻。
[0018]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所述调光层为染料液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柱面向所述调光层一侧的第一取向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面向所述调光层一侧的第二取向层。
[0019]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中,还包括:在所述调光区内位于所述过渡层面向所述调光层一侧的电致变色层,以及在所述调光区内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面向所述调光层一侧的离子存储层;所述调光层为电解质溶液。
[0020]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光建筑玻璃,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面板。
[0021]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还包括:减反结构,所述减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
[0022]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所述减反结构包括第三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或第二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线栅结构,每个线栅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线栅、第二无机线栅和第三金属线栅;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栅的反射率小于所述第三金属线栅的反射率。
[0023]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低辐射膜,所述低辐射膜的表面辐射率小于0.25,对红外线的反射率大于80%。
[0024]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一侧的节能膜,所述节能膜包括依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背离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一侧金属膜和聚酯基底。
[0025]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黑化层、抗辐射层和节能层中的至少之一,所述黑化层包括:钼铌合金膜、氧化钼膜、氮化硅与非晶硅的复合膜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抗辐射层包括铝金属膜、铝合金膜、铝金属化合物膜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节能层包括银金属膜、银合金膜、银金属化合物膜中的至少之一。
[0026]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黑化层、抗辐射层和节能层。
[0027]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调光建筑玻璃中,所述黑化层包括:钼铌合金膜、氧化钼膜、氮化硅与非晶硅的复合膜中的至少之一,所述抗辐射层包括铝金属膜、铝合金膜、铝金属化合物膜中的至少之一;所述节能层包括银金属膜、银合金膜、银金属化合物膜中的至少之一。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建筑玻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建筑玻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建筑玻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光建筑玻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图11中抗辐射层的反射率示意图;
[0040]图13为图11中节能层的反射率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面板,具有调光区,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面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多个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面向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二电极层,以及调光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支撑柱之间的过渡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设置于所述调光区;各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调光区内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所述调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调光区一侧的周边区,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导电部,以及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上且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第三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所述导电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调光区内,所述过渡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调光区和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三电极层位于所述过渡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过渡层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正投影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周边区的封框胶,所述导电部复用为所述封框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的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三电极层电连接的第二走线,以及数控直流电源;其中,所述数控直流电源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面状电极或包括多个块状子电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光面板,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块状子电极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多个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黑矩阵,以及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越刘健明牛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