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17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所述打磨装置本体的底部为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靠近其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台,所述顶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靠近其内壁右侧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一,所述驱动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空腔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提高零部件的打磨效率,便于零部件的多方位打磨工作,保障了打磨过程中打磨盘的打磨稳定性,间接的减少了零部件打磨后出现废品的情况,给零部件的打磨工作带来了便利。便利。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由于现有的大多数零部件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效率较为低下,且打磨装置的打磨方向较为单一,不便于零部件的多方位打磨工作,大多数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无法保障打磨盘的打磨稳定性,间接的增加了零部件打磨后出现废品的情况,给零部件的打磨工作带来了不便,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具备提高了零部件的打磨效率,便于零部件的多方位打磨工作,保障了打磨过程中打磨盘的打磨稳定性,间接的减少了零部件打磨后出现废品的情况,给零部件的打磨工作带来了便利优点,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有利影响,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所述打磨装置本体的底部为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靠近其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台,所述顶台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靠近其内壁右侧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一,所述驱动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空腔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螺纹杆远离驱动机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隔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板,所述移动螺套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表面与空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螺套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顶台上靠近其中部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螺套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表面与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二,所述驱动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三,所述驱动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驱动机三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凹槽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开设有循环槽,所述循环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型圆杆,所述T型圆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移动框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
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表面与主动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气缸的一端穿出移动框并固定连接有具有弹力回复性能的软胶夹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四,所述驱动机四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的顶端卡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表面套接有汽车零部件。
[0005]优选的,所述顶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固定连接在移动螺套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空腔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移动轮滚动连接且适配的滑轨。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筒,所述圆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口圆环槽,所述凹口圆环槽的内壁与圆环筒的底部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上靠近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槽板,所述矩形槽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底部与打磨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圆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小型吹风电机,所述小型吹风电机的底部有喷气管,且喷气管呈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小型吹风电机和喷气管的数量均两个,且数量为两个的小型吹风电机和喷气管以圆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圆板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球,所述转球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滑块,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U型槽板,所述U型槽板的内壁与限位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且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上靠近其顶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伸布,所述拉伸布的表面与活动槽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布的材料为芳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杆和滑槽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液压缸的整体平稳位置的改变,且移动螺套板能够在移动轮和滑轨的作用下较为平稳,驱动机三启动能够带动打磨盘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矩形槽板和L型杆的设置,使打磨盘在移动的过程能够较为平稳,减少了打磨盘出现倾斜抖动的情况,通过圆环筒和凹口圆环槽的设置,转动情况下的圆板能够在圆环筒的底部上转动消力,减少了圆板长时间工作与驱动机二分离后掉落的情况,通过移动框的设置,工作人员能够带动软胶夹板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零部件的底部打磨工作,通过限位滑块和U型槽板的设置,驱动机四启动能够带动摆动杆进行摆动,便于零部件的多方位打磨工作,通过拉伸布的设置,减少了打磨过程的碎屑掉落到活动槽内部的情况,通过小型吹风电机和喷气管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在零部件的打磨过程中及时将碎屑吹开,保障了打磨过程中打磨盘的打磨稳定性,间接的减少了零部件打磨后出现废品的情况,给零部件的打磨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视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C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圆板的仰视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打磨装置本体、2

底座、3

工作台、4

立杆、5

顶台、6

驱动机一、7

螺纹杆、8

隔板、9

移动螺套板、10

液压缸、11

滑槽、12

稳定板、13

滑杆、14

固定框、15

驱动机二、16

圆板、17

驱动机三、18

转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固定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1),所述打磨装置本体(1)的底部为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上靠近其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4),所述立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台(5),所述顶台(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靠近其内壁右侧的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一(6),所述驱动机一(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空腔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螺纹杆(7)远离驱动机一(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隔板(8)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螺套板(9),所述移动螺套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表面与空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螺套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0),所述顶台(5)上靠近其中部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1),所述移动螺套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12),所述稳定板(12)的表面与液压缸(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12)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表面与滑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所述固定框(14)内壁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二(15),所述驱动机二(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6),所述圆板(16)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三(17),所述驱动机三(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远离驱动机三(17)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凹槽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8)的表面开设有循环槽(19),所述循环槽(1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型圆杆(20),所述T型圆杆(2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长杆(21),所述长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22),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气缸(23),所述气缸(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框(24),所述移动框(24)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26),所述移动框(24)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7),所述第二转动杆(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28),所述从动锥形齿轮(28)的表面与主动锥形齿轮(26)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27)远离气缸(23)的一端穿出移动框(24)并固定连接有具有弹力回复性能的软胶夹板(29),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惠黄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胜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