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87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侧模,所述底模上表面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侧模,所述侧模均与底模垂直,且底模两侧的侧模相互平行,所述侧模上等距开有槽口,且相对的侧模上的槽口错位;模拟部,该模拟部分别设置在底模上表面,且模拟部位于叠合板的剪力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套管模拟剪力钉位置,通过调节钢筋避让套管,有效解决了在叠合板与钢梁上的剪力钉连接时,出现冲突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剪力钉顺利插入叠合板的剪力槽内。进而实现了剪力钉顺利插入叠合板的剪力槽内。进而实现了剪力钉顺利插入叠合板的剪力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板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桥面板安装时极难与钢板梁剪力钉位置相匹配,且剪力槽口内部钢筋和剪力钉互相干扰,外露环形钢筋也很容易相互冲突。因底层普通C50混凝土和顶层UHPC材料收缩特性差异,很容易开裂或分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模具,解决了制备的叠合板剪力槽内的钢筋与钢板梁剪力钉位置相匹配,还解决了叠合板开裂或分层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
[0006]底模;
[0007]侧模,所述底模上表面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侧模,所述侧模均与底模垂直,且底模两侧的侧模相互平行,所述侧模上等距开有槽口,且相对的侧模上的槽口错位;
[0008]模拟部,该模拟部分别设置在底模上表面;
[0009]限位框,该限位框为矩形框,所述限位框固定在底模上,且模拟部位于限位框内;
[0010]矩形竖板,该矩形竖板底部开有竖槽,且矩形竖板底部套在限位框外。
[0011]进一步,所述模拟部包括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套管。
[0012]进一步,一对所述的侧模槽口错位距离大于等于槽口的宽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套管模拟剪力钉位置,通过调节钢筋避让套管,有效解决了在叠合板与钢梁上的剪力钉连接时,出现冲突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剪力钉顺利插入叠合板的剪力槽内。
[0014]由于采用了错位的槽口,使钢筋两端未在同一水平线上,有效解决了叠合板之间在对接时,外露环形钢筋冲突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叠合板的顺利对接。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槽口错位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矩形竖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底模;2

侧模;3

套管;4

槽口;5

限位框;6

矩形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图1

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
[0022]底模1;
[0023]侧模2,所述底模1上表面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侧模2,所述侧模2均与底模1 垂直,且底模1两侧的侧模2相互平行,所述侧模2上等距开有槽口4,且相对的侧模2上的槽口4错位;
[0024]模拟部,该模拟部分别设置在底模1上表面;
[0025]限位框5,该限位框5为矩形框,所述限位框5固定在底模1上,且模拟部位于限位框5内;
[0026]矩形竖板6,该矩形竖板6底部开有竖槽,且矩形竖板6底部套在限位框5外。实际使用时:在模具上横纵交错放置钢筋,纵向钢筋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侧模2 的槽口4内,且纵向钢筋依次顺序从侧模2一端摆放,通过错位的槽口4,使钢筋两端的外露环形钢筋位于侧模2外,且钢筋两端未在同一水平线上,由于槽口4与钢筋之间存在间隙,挪动槽口4内钢筋,通过钢筋与槽口4之间的间隙,调整钢筋位于模拟部的位置,在将矩形竖板6插在钢筋上,钢筋位于竖槽内,矩形竖板6底部套在限位框5外,使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流到限位框5 内,同时限制矩形竖板6受混凝土挤压底部变形,使模拟部位于浇筑后的叠合板的剪力槽内,然后进行浇筑即可。
[0027]通过外露环形钢筋未在同一水平线上,使两块叠合板在通过外露环形钢筋对接时,不会出现冲突。
[0028]实施例2:
[0029]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拟部包括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套管3。
[0030]实际使用时:根据已知钢梁上的剪力钉位置和间距,通过套管3进行模拟,在底模1上焊接相同位置的套管3,通过调节钢筋,使钢筋位于套管3之间,同时套管3上方不与钢筋发生交叉,浇筑后的叠合板的剪力槽可以准确放置在钢梁上的剪力钉内,使剪力钉不会与钢筋发生冲突。
[0031]本实施例中套管3外径大于等于剪力钉外径,同时套管3可通过其他物体替代,例如:钢筋、螺栓。
[0032]本实施例中套管3高于限位框5高度。
[0033]实施例3:
[0034]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所述的侧模2槽口4错位距离大于等于叠合板钢筋直径。
[0035]实际使用时:通过大于等于叠合板钢筋直径,在两块叠合板对接时不会出现冲突,使外露环形钢筋交错对接在一起。
[0036]实施例4:
[0037]参照图1

3:一种叠合板浇筑方法,至少包括所述的一种叠合板模具,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8]第一步,在模具上横纵交错放置钢筋,纵向钢筋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侧模2的槽口4内,且纵向钢筋依次顺序从侧模2一端摆放,使纵向钢筋倾斜;
[0039]第二步,挪动槽口4内钢筋,使每个套管3位于横纵交错的钢筋之间,在钢筋上方插入矩形竖板6,使矩形竖板6底部套在限位框5外,同时钢筋位于竖槽内;第三步,将C50混凝
土浇筑在模具内,C50混凝土填充在底模1和侧模2之间,浇筑至距离侧模2顶端10cm;
[0040]浇筑后,进行振捣作业,再进行C50混凝土养生,养生时间为24h

48h;
[0041]第四步,在养生后的C50混凝土上浇筑UHPC至侧模2顶端;
[0042]浇筑UHPC后,进行振捣作业,再进行UHPC养生,养生时间48h。
[0043]第五步,拆卸侧模2,将叠合板和侧模2与底模1分离,再将侧模2和矩形竖板 6从叠合板上拆下,完成脱模。
[0044]一种叠合板浇筑方法,C50混凝土养生至6h后,由高压水枪冲洗C50混凝土表面凿毛。
[0045]实施例5:
[0046]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C50混凝土养生至6h后,由高压水枪冲洗C50混凝土表面凿毛。
[0047]实际使用时:通过凿毛可以使UHPC与C50提高接触面,融合紧固。
[004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侧模(2),所述底模(1)上表面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侧模(2),所述侧模(2)均与底模(1)垂直,且底模(1)两侧的侧模(2)相互平行,所述侧模(2)上等距开有槽口(4),且相对的侧模(2)上的槽口(4)错位;模拟部,该模拟部分别设置在底模(1)上表面;限位框(5),该限位框(5)为矩形框,所述限位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凯荣孙涛张小龙钱久富刘永亮于文洋张齐东张超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