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61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该按针包括一个外露的按键本体和与之连接的内针,所述按键本体的内表面处开设有一凹孔,所述内针的一端以铆压胀接的方式与按键本体连接,呈“T”字形结构;于内针的外壁上形成数个台阶状凹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按针分为按键本体和内针两个部分,可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是否进行电镀,而且每部分形状相对单一和规则,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浪费,进而使成本大幅降低,二者还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质进行分别生产和搭配,实现不同材质搭配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的多样性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手表配件
,特指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子手表已是十分常见的电子产品,为此市面上电子手表样式十分多样。然而,对于手表按针而言,除了外部形状不同外,其他差异较小,难以体现个性化和产品成本上的优势。传统的手表按针一般均为一体式的“T”形结构,这种结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每个产品在生产时存在较大的材料浪费;其二,在进行电镀等作业时,只能整体电镀,难以针对局部电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增加;其三,只能采用一种材质,缺少搭配和个性化配置,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该按针包括一个外露的按键本体和与之连接的内针,所述按键本体的内表面处开设有一凹孔,所述内针的一端以铆压胀接的方式与按键本体连接,呈“T”字形结构;于内针的外壁上形成数个台阶状凹环。
[0005]进一步地,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凹孔的内底面成型有一尖端部,于所述内针的铆压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与尖端部相对的十字间槽。
[0006]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按针分为按键本体和内针两个部分,可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是否进行电镀,而且每部分形状相对单一和规则,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浪费,进而使成本大幅降低,综合成本可降低70%以上,二者还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质进行分别生产和搭配,实现不同材质搭配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的多样性要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该按针包括一个外露的按键本体1和与之连接的内针2,所述按键本体1的内表面处开设有一凹孔11,所述内针2的一端以铆压胀接的方式与按键本体连接,呈“T”字形结构;于内针2的外壁上形成数个台阶状凹环21。
[0010]再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于所述按键本体1的凹孔11的内底面成型有一尖端部12,于所述内针2的铆压端的端面上沿轴向开设有与尖端部12相对的十字间槽22;且十字间槽
22的中心间距小于尖端部12的最大直径,当内针2与按键本体1铆压时,通过尖端部12与十字间槽22相对抵触使内针的铆压端沿径向向外膨胀,从而使内针2端部与凹孔11内壁抵触压合得更稳固。
[0011]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按针分为按键本体1和内针2两个部分,可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是否进行电镀,而且每部分形状相对单一和规则,能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浪费,进而使成本大幅降低,综合成本可降低70%以上,二者还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质进行分别生产和搭配,实现不同材质搭配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市场的多样性要求。
[001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铆压式手表按针,其特征在于:该按针包括一个外露的按键本体和与之连接的内针,所述按键本体的内表面处开设有一凹孔,所述内针的一端以铆压胀接的方式与按键本体连接,呈“T”字形结构;于内针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中刘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湘将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