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48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它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下封板;蜗杆,蜗杆设置在外壳内;蜗轮,蜗轮设置在外壳内,蜗轮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蜗轮的外螺纹围绕自身的旋转轴心线设置,蜗轮内于旋转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内孔,内孔孔壁在轴心线方向布置有内螺纹,蜗轮的外螺纹与蜗杆相啮合;压下螺杆,压下螺杆设置在蜗轮内孔中,压下螺杆外周面与蜗轮螺纹结合,压下螺杆下端穿过下封板向外露出形成作用部,作用部的外径小于压下螺杆其余部位外径。由于将压下螺杆下端的作用部外径缩小,使作用部外径小于压下螺杆其余部位外径,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变粗的作用部与下封板干涉而无法上调下调,从而解决了压下螺杆卡死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压下螺杆卡死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压下螺杆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


[0001]本技术涉及防卡死调整蜗轮箱。

技术介绍

[0002]650轧机下压调整蜗轮箱中的压下螺杆容易发生卡死故障现象,影响正常生产。也即原本压下螺杆可以上下移动进行轧机间隙调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压下螺杆无法上下移动,发生卡死故障现象,从而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解决了压下螺杆卡死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它包括:
[0006]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下封板;
[0007]蜗杆,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0008]蜗轮,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蜗轮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蜗轮的外螺纹围绕自身的旋转轴心线设置,所述蜗轮内于旋转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孔壁在轴心线方向布置有内螺纹,所述蜗轮的外螺纹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0009]压下螺杆,所述压下螺杆设置在所述内孔中,所述压下螺杆外周面与所述蜗轮螺纹结合,所述压下螺杆下端穿过所述下封板向外露出形成作用部,所述作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压下螺杆其余部位外径。
[0010]优选地,所述下封板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绕在所述压下螺杆外周。
[0011]优选地,所述作用部为圆柱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作用部上端为倒圆台形的过渡部。
[00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br/>[0014]本技术的防卡死调整蜗轮箱,由于将压下螺杆下端的作用部外径缩小,使作用部外径小于压下螺杆其余部位外径,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变粗的作用部与下封板干涉而无法上调下调,从而解决了压下螺杆卡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6]图1是改进前蜗轮箱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改进后本技术防卡死调整蜗轮箱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外壳;11、下封板;
[0020]2、蜗杆;
[0021]3、蜗轮;31、内孔;
[0022]4、压下螺杆;41、作用部;42、过渡部;
[0023]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7]如图1所示蜗轮箱,主要包括外壳1、蜗杆2、蜗轮3以及压下螺杆4。外壳1包括下封板11。蜗杆2设置在外壳1内。蜗杆2与蜗轮3啮合。具体是蜗杆2外周面的外螺纹与蜗轮3外周面的外螺纹啮合。蜗轮3可以以竖直线为旋转轴心线进行旋转。蜗杆2可以以水平线为旋转轴心线。蜗轮3的外螺纹围绕自身的旋转轴心线设置。蜗轮3内还开设有内孔31。内孔31在蜗轮3旋转轴心线长度方向延伸。内孔3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该内螺纹啮合在压下螺杆4的外周面。压下螺杆4无法旋转,而是可以上下移动调节。因此,通过旋转蜗杆2可以调节压下螺杆4的高度。压下螺杆4下端穿过下封板11向外露出形成作用部41,即图1中A部分。下封板11内还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包绕在压下螺杆4外周,起到密封作用。
[0028]作用部41下端压着球面垫(图未示)。随着作业的进行,作用部41会变粗。变粗后,压下螺杆4上调的时候,变粗的作用部41会与密封圈5干涉,干涉后压下螺杆4无法上调下调。
[0029]如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防卡死调整蜗轮箱结构示意图,与图1改进前的结构不同的,图2中将作用部41外径减小,使得作用部41的外径小于压下螺杆4其余部位外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变粗的作用部41不会与密封圈5发生干涉。从而解决了压下螺杆4卡死的问题。
[0030]本例中,作用部41的上端为过渡部42。过渡部42为倒圆台形。过渡部42有利于压下螺杆4下行,使压下螺杆4下行时不易被密封圈5干涉。
[0031]本例的作用部41为圆柱体,这样易于制造。其它实施方式中,作用部41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是斜率较小的倒圆台形。只要作用部41的外径小于压下螺杆4其余部位外径,便可以有效解决压下螺杆4卡死问题。
[0032]综上所述,本例的防卡死调整蜗轮箱,由于发现压下螺杆4卡死是由于作用部41在作业过程中变粗而与密封圈5干涉造成,并通过减小作用部41外径而有效解决了压下螺杆4
卡死问题。解决方案简单、有效。通过小的改进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00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死调整蜗轮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下封板(11);蜗杆(2),所述蜗杆(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蜗轮(3),所述蜗轮(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蜗轮(3)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蜗轮(3)的外螺纹围绕自身的旋转轴心线设置,所述蜗轮(3)内于旋转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内孔(31),所述内孔(31)孔壁在轴心线方向布置有内螺纹,所述蜗轮(3)的外螺纹与所述蜗杆(2)相啮合;压下螺杆(4),所述压下螺杆(4)设置在所述内孔(31)中,所述压下螺杆(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陈晨包卫刚穆东斌刘福宁唐新光杨洪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