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11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低压供电系统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分合闸单元和控制单元,分合闸单元串接在中性点接地线中,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此供电系统的漏电流,控制单元同时还与分合闸单元具有连接关系,用于控制分合闸单元的导通和断开。其优点在于,在有漏电流时,断开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切断漏电流的电流回路,实现漏电保护的目的,此方案实现了漏电保护的目的同时,无需对供电系统进行停电,因此,就可以将漏电保护的预设的分断定值设置到人体触电的安全电流值以下,如30mA,实现人体触电保护。实现人体触电保护。实现人体触电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供电系统中的漏电保护领域,特别涉及到利用切断漏电回路实现漏电保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10KV/0.4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输出方式为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无论哪种方式,当供电系统的负载及输电线的任意位置存在对地漏电时,漏电流就会通过大地及接地线流回变压器的中性点。
[0003]在低压供电系统中,通常都会在变压器的附近安装一台配电箱,在配电箱的总进线或每个出线上安装漏电保护器,其作用是当线路存在漏电时,漏电保护装置检测到漏电流后,采用断开供电(停电)的方式起到漏电保护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基本不能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漏电保护器预设的分断定值设置过小的话,会造成频繁跳闸,且跳闸后的停电面积大,频繁跳闸和大面积停电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用电;如果将漏电保器预设的分断定值设置过大的话,虽然可以解决频繁跳闸的问题,但对于漏电流较小的人员触电就会漏判,无法起到触电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根据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的漏电的原理,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用于解决供电系统负载侧及输电线路的漏电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低压供电系统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分合闸单元和控制单元,分合闸单元串接在中性点接地线中,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此供电系统的漏电流,控制单元同时还与分合闸单元具有连接关系,用于控制分合闸单元的导通和断开。
[0006]进一步,还包含辅助接地线,辅助接地线并接于中性点接地线,辅助接地线中串接了辅助分合闸单元和电阻;辅助分合闸单元与控制单元具有连接关系,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辅助分合闸单元的导通和断开。
[0007]同时,控制单元按照如下过程对分合闸单元进行操作:
[0008]步骤a1:控制单元将分合闸单元的初始状态设置成闭合状态,即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为导通状态;
[0009]步骤a2:在导通状态下,控制单元采集该供电系统的漏电流;
[0010]步骤a3: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漏电流进行分析判断:当漏电流达到预设的分断定值时,则进入步骤a4,如未达到预设的分断定值,则返回步骤a2继续采集该供电系统的漏电流;
[0011]步骤a4:控制单元对分合闸单元进行断开处理,使得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为断开状态。
[0012]当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大地断开后,就等于切断了漏电流的电流回路,使得供电系
统中的漏电故障点无法对地产生漏电流,实现漏电保护的目的。
[0013]进一步,控制单元按照如下过程对辅助分合闸单元进行操作:
[0014]步骤b1:控制单元对所述的辅助分合闸单元进行延时闭合,即将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辅助接地线与大地导通;
[0015]步骤b2:控制单元采集辅助接地线闭合状态下的该供电系统的总漏电流;
[0016]步骤b3:控制单元对辅助接地线闭合状态下的总漏电流进行分析判断:当辅助接地线闭合状态下的总漏电流达到预设的合闸定值时,则进入步骤b4,如未达到预设的合闸定值,则返回步骤b2继续采集该供电系统的总漏电流;
[0017]步骤b4:控制单元对分合闸单元进行闭合处理,使得中性点接地线处于导通状态,即变压器的中性点通过中性点接地线与大地导通;
[0018]步骤b5:对分合闸单元进行闭合处理后,控制单元对辅助分合闸单元进行断开处理。
[0019]当供电系统有漏电流,且达到预设的分断定值时,将分合闸单元进行断开处理,这样一来,就切断了漏电流的电流回路,基于电路基本常识,断路时只有电压,没有电流,因此,断开中性点接地线后,漏电流也会随之消失。而我们应该理解,对人体产生电击伤害的是电流,而不是电压,因此,如果对地故障是人员触电的话,切断了电流回路,就无法对人员造成伤害,从而起到触电保护的目的。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在有漏电流时,断开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切断漏电流的电流回路,实现漏电保护的目的,此方案实现了漏电保护的目的同时,无需对供电系统进行停电,因此,就可以将漏电保护的预设的分断定值设置到人体触电的安全电流值以下,如30mA,实现人体触电保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技术的漏电保护装置实施原理示意图(初始状态)。
[0023]图2,本技术的漏电保护装置实施原理示意图(保护启动后状态)。
[0024]图3,本技术的控制中性点接地线断开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4:本技术的控制中性点接地线闭合的流程示意图。
[0026]附图编号说明
[0027]1、变压器,2分合闸单元,3、控制单元,4、辅助分合闸单元,5、电阻,6、隔离开关,7、保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低压供电系统的变压器1及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PE1、分合闸单元2和控制单元3,分合闸单元2串接在中性点接地线PE1中,控制单元3用于采集该供电系统的漏电流I

n,同时还与分合闸单元2具有连接关系,用于控制分合闸单元2的导通和断开。
[0029]在此,分合闸单元2可以选用具有分断和合闸功能的断路器,或断路器中的部分部件组合,如断路器中的触头系统、脱扣驱动装置、合闸驱动装置的组合,还可以是如继电器、
电子开关;且都能够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案实现分与合的功能。
[003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电流互感器来采集供电系统的漏电流,而我们知道用电流互感器采集漏电流,是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方案,优选地,将电流互感器CT1安装在中性点接地线PE1上,电流互感器CT1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3相连接,使得控制单元3可以采集中性点接地线PE1上流过的电流,此电流就是供电系统的总漏电流。
[0031]可选地,将电流互感器CT5安装在变压器的输出端,即变压器的输出相线A、B、C及零线N同时穿过电流互感器CT5,电流互感器CT5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3相连接,使得控制单元3可以采集变压器的输出端的漏电流,此漏电流是供电系统的总漏电流。
[0032]可选地,将电流互感器安装在输出支路上,采集支路漏电流,本技术方案以3个支路为例进行描述,电流互感器CT2安装在第一支路上,即第一支路的相线A、B、C及零线N同时穿过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安装在第二支路上,即第二支路的相线A、B、C及零线N同时穿过电流互感器CT3;电流互感器CT4安装在第三支路上,即第三支路的相线A、B、C及零线N同时穿过电流互感器CT4。
[0033]当供电系统的负载侧及输电线存在漏电时,如图1所列举的,当第三支路的A相对地存在接地故障,产生漏电流I

n,此漏电流经过大地(图1中的虚线连接)及中性点接地线PE1流回变压器的中性点O。
[0034]此时,控制单元3通过电流互感器CT1、CT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括低压供电系统的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分合闸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分合闸单元串接在中性点接地线中,控制单元用于采集此供电系统的漏电流,所述控制单元同时还与分合闸单元具有连接关系,用于控制分合闸单元的导通和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利用电流互感器采集供电系统的漏电流,所述电流互感器安装于:中性点接地线上,或变压器的输出端、或该供电系统的支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辅助接地线,所述辅助接地线并接于中性点接地线,所述辅助接地线中串接了辅助分合闸单元和电阻;所述辅助分合闸单元与控制单元具有连接关系,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辅助分合闸单元的导通和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保护接地线,所述保护接地线并接于中性点接地线,所述保护接地线中串接了过压保护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福根杨家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捷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