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06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旨在解决马达装配效率低,阻尼影响振子空间的问题,包括机壳、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动子组件安装于机壳内,由振子体、磁钢、弹簧件、阻尼垫组成,振子体内设有磁钢;振子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弹簧件和一阻尼垫,且阻尼垫设于振子体与弹簧件之间;两弹簧件还与机壳固定连接;定子组件由线圈、电路板、盖板组成,盖板在面向机壳的对应面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位于机壳内的电路板和线圈,且盖板与机壳封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良率及可靠性,并能够降低成本,提升产品一致性及装配效率,还能够保护弹簧件。还能够保护弹簧件。还能够保护弹簧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迅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更加轻薄化并具有更佳触觉体验的电子产品,例如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掌上游戏机和手机等。线性振动马达一般用作触觉体验的执行组织,起到系统振动反馈的作用。电子产品更佳轻薄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振动组件也必须向尺寸扁平化方向改进。
[0003]目前,电子产品中使用的线性振动马达一般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磁性振子和弹簧件。弹簧件用于将磁性振子悬置于壳体内,并提供恢复力和为该磁性振子提供定位导向。磁性振子用于提供配重,让线性马达产生一定的振动量,从而达到手机来信号时给用于提供触觉反馈;但现有的X向振动线性马达主要由以下特征:其一是弹簧件,以往的弹簧形状类似于字母C的形状,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振子体及上机壳内壁通过定位片压紧并激光焊接固定,该形状的产品组装时操作复杂,需要将弹簧件与定位片先焊接形成弹簧组件然后再将弹簧组件与振子焊接到一起,操作繁琐工艺成本高;其二是阻尼结构,传统的X向线性马达的阻尼方式为磁液阻尼或电磁阻尼两种,它们的特点是:磁液阻尼需要在马达内部添加液态的磁液,磁液的特性为温度敏感性非常强,当高温时磁液的黏度大幅下降,阻尼效果大幅下降,失去阻尼作用;当低温时磁液的黏度大幅提高,导致阻尼大幅提升,使得产品无法振动,失去振动功能;且磁液成本高昂,使用磁液阻尼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性价比;磁液为液态,在做各种落摔类试验时会导致磁液受挤压损失现象,磁液损失后会影响产品性能及可靠性结果;而电磁阻尼是通过动子组件上的磁钢与外壳上的高导电率材料切割磁力线,使得生产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力,使得产品快速停止,但是高导电率的材料需要另外添置在产品内,需要占用马达内部空间,特别是在手机行业空间非常紧凑,若是添置电磁阻尼就要牺牲振子的空间,导致振子重量下降,使得马达的振感降低,振动马达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振感,振感降低的方法得不偿失;且电磁阻尼需要增加高导电率的材料,材料成本高,且增加了工艺成本;其三是振子,传统的线性马达的振子只是单纯的为动子组件提供配重及连接各部件起到连接固定的功能,未将有限的空间利用最大化及功能最大化,且振子中的限位及让位结构设计不太理想,导致其作为连接支架的作用较低,不能使线性马达在各种使用环境中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同时还会使弹簧件伴随振动噪音高,严重时发生塑性变形与疲劳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旨在解决马达装配效率低,阻尼影响振子空间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
达,包括机壳、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动子组件安装于机壳内,由振子体、磁钢、弹簧件、阻尼垫组成,振子体内设有磁钢;振子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弹簧件和一阻尼垫,且阻尼垫设于振子体与弹簧件之间;两弹簧件还与机壳固定连接;定子组件由线圈、电路板、盖板组成,盖板在面向机壳的对应面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位于机壳内的电路板和线圈,且盖板与机壳封闭连接。
[0006]进一步,振子体在其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内设有用于容纳线圈一个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盲孔,且两个盲孔内分设有一个磁钢。
[0007]进一步,振子体在长度方向且位于凹槽一侧的一对对边上各自设有一个定位槽。
[0008]进一步,振子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面上分设有一个用于限制弹簧件过渡振幅的外凸台。
[0009]进一步,振子体在长度方向的两侧侧面并分别与两个外凸台相对应的设有一个竖槽,阻尼垫设于竖槽内。
[0010]进一步,阻尼垫采用泡棉。
[0011]进一步,弹簧件为V型弹簧,其V型口的一侧通过定位片一(3

1)将其与振子体压紧连接,另一侧通过左右布置的定位片二(3

2)和定位片三(3

3)将其与机壳压紧连接。
[0012]进一步,振子体在长度方向的两侧侧面上并远离弹簧件与振子体固定位设有不干涉弹簧件振幅的斜面。
[0013]进一步,振子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一对对角上并于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用于降低弹簧件与振子体焊接高度的避让台阶。
[0014]进一步,振子体在其长度方向且位于磁钢一侧的一对对边上并相对于各自的避让台阶设有让位台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及的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能够提高产品良率及可靠性,并能够降低成本,使组装过程中获得定位,提升产品一致性,还能够保护弹簧件,以降低其振动噪音,且不会发生过度的塑性变形,造成疲劳断裂的风险。而采用V型结构的弹簧件能实现振子体、弹簧件、定位片的一次装配到位,并实现自动化,缩短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及良率,节约成本;泡棉阻尼方式的泡棉贴在弹簧件与振子体之间,不需要占用有效空间,可将振子重量最大化,提升产品振动量。
[00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动子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图中黑色圆点为焊接点。
[0021]图4为图3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振子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为振子体、2为磁钢、3为弹簧件、4为阻尼垫、5为线圈、6为电路板、7为盖板、8为机壳;1

1为凹槽、1

2为盲孔、1

3为外凸台、1

4为定位槽、1

5为竖槽、1

6为斜面、1

7为避让台阶、1

8为让位台阶;3

1为定位片一、3

2为定位片二、3

3为定位片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包括机壳(8)、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安装于机壳内,由振子体(1)、磁钢(2)、弹簧件(3)、阻尼垫(4)组成,振子体内设有磁钢;振子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弹簧件和一阻尼垫,且阻尼垫设于振子体与弹簧件之间;两弹簧件还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组件由线圈(5)、电路板(6)、盖板(7)组成,盖板在面向机壳的对应面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位于机壳内的电路板和线圈,且盖板与机壳封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体在其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内设有用于容纳线圈一个凹槽(1

1),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盲孔(1

2),且两个盲孔内分设有一个所述的磁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体在长度方向且位于凹槽一侧的一对对边上各自设有一个定位槽(1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面上分设有一个用于限制弹簧件过渡振幅的外凸台(1

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型弹簧缓冲硬限位保护X向振动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启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