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6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包括接插件、导线和压力感应端,导线包括保护段和植入段,植入段的一端与压力感应端相连,另一端与保护段的一端相连,保护段的另一端与接插件相连,在使用时植入段和压力感应端位于颅内,保护段位于颅外,保护段用于防止接插件和植入段之间的连接断开。将导线设置为相互连接的植入段和保护段,可以通过将保护段的强度和韧性设置为大于植入段,在使用时,植入段位于颅内,用于监测颅内情况,保护段位于颅外,被固定在患者头部,防止接插件和植入段之间的连接断开,改善了以往所整条导线都采用相同规格和材质,往往会因为患者的一些动作或者护理上的错误操作,而发生断裂的问题。裂的问题。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颅内监测装置是用来连续测量人体颅内压(ICP)的医用传感器。它可以分为光纤式、压电式和气囊式几种工作原理的传感器,由于压电式传感器体积小巧、反应灵敏、数据准确,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颅内监测传感器。
[0003]在以往常用的压电式颅内压监测传感器中,整条导线都采用同种材质和规格,导线的前端部分用于植入患者的颅内直达 脑室或者脑实质,进行监测颅内压;导线的剩余部分裸露在体外,医护人员一般使用缝线或者其他装置将该剩余部分导线固定在患者头皮上或者头部,然后再将传感器配套的监测设备用电缆连接通信。为了便于植入患者的颅内,采用导线的直径都很小,一般0.5mm至1mm,这样的导线所具有的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低,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患者的一些动作或者护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而导致体外部分导线被拉断。这样不仅会增加治疗风险还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痛。
[0004]临床使用中除拉断是较为常见的事故外,由于目前市面上的颅内压传感器导线颜色和纱布颜色非常接近,在护理过程中意外剪断导线也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解决在以往常用的颅内监测装置中,用于当前固定在患者头皮上的那一部分导线所具有的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低,往往会因为患者的一些动作或者护理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发生断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颅内监测装置,包括接插件、导线和压力感应端,导线包括保护段和植入段,植入段的一端与压力感应端相连,另一端与保护段的一端相连,保护段的另一端与接插件相连,在使用时植入段和压力感应端位于颅内,保护段位于颅外,保护段用于防止接插件和植入段之间的连接断开。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植入段长度设置为50mm至150mm。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段颜色使用醒目的黄色,可以在提醒护理人员防止导线被意外剪断。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接插件通过电缆连接至监测设备。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段的直径大于植入段的直径。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段包括植入连接段和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的一端和接插件相连,植入连接段的一端在保护套管内和接插件内的电路相连,另一端穿出保护套管且和植入段相连,植入连接段和植入段的连接处和保护套管的管口相连。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植入段和植入连接段内均设置有用于压力感应端和接插件之间通信的通信导线。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接插件在和保护套管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保护套管的管壁卡设在连接槽内。
[001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锁紧槽,锁紧槽内设置有弹片,弹片的一端和锁紧槽的槽壁相连,另一端连接有压力球,压力球用于锁紧保护套管和连接槽之间的连接。
[001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套管的外壁在锁紧槽的位置设置有螺纹,螺纹和压力球相贴合。
[001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套管和连接槽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斜面半径由外壁向内壁逐渐减小。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导线设置为相互连接的植入段和保护段,可以通过将保护段的强度和韧性设置为大于植入段,在使用时,植入段和压力感应端位于颅内,用于监测颅内情况,保护段位于颅外,被固定在患者头部,防止接插件和植入段之间的连接断开,这样的设置方式,改善了以往所有压电式颅内监测传感器整条导线都采用相同规格和材质,导致用于固定在患者头皮上的那一部分导线所具有的强度和韧性相对较低,往往会因为患者的一些动作或者护理上的错误操作,而发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监测设备、接插件和导线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保护套管和接插件连接示意图。
[0021]图标:1

监测设备,2

接插件,201

连接槽,202

锁紧槽,203

压力球,204

弹片,3

导线,301

保护段,302

植入段,303

植入连接段,304

保护套管,305

螺纹,306

斜面,4

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
[0024]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
[0025]图1所示一种颅内监测装置,包括接插件2、导线3和压力感应端,导线3包括保护段301和植入段302,植入段302的一端与压力感应端相连,另一端与保护段301的一端相连,保护段301的另一端与接插件2相连,在使用时植入段302和压力感应端位于颅内,保护段301位于颅外,保护段301用于防止接插件2和植入段302之间的连接断开。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检测患者颅内压力情况,会将传感器以及靠近传感器的部分导线3植入到患者的头部,为了防止植入到患者头部内的导线3和传感器晃动,会将剩余部分的导线3通过医用缝合线固定在头皮上。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导线3设置为相互连接的植入段302和保护段301,将植入段302作为植入患者颅内的部分,将保护段301作为固定在患者头皮上的部分,改善了以往植入段302直接和接插件相连,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植入段302纤细且容易拉扯断的问题。
[0026]植入段302长度设置为50mm至150mm,保护段301的表面设置为黄色。将植入段的长
度设置为50mm至150mm,保证了植入段302植入头部的长度,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保护段301可以采用除了白色以外的其它颜色来区别于用于包裹头部的纱布颜色,通常可以采用醒目的黄色来区别于白色。
[0027]接插件2通过电缆4连接至监测设备1。通过监测设备1,能够随时从监测设备1上读取患者的数据,便于临床治疗。
[0028]保护段301的直径大于植入段302的直径。将保护段301设置为和植入段302相同材质,且比植入段302直径更大,这样保护段301拥有比植入段302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不会轻易拉扯断。避免了保护段301断裂,需要二次更换,对患者造成伤害。
[0029]保护段301包括植入连接段303和保护套管304,保护套管304的一端和接插件2相连,植入连接段303的一端在保护套管304内和接插件2内的电路相连,另一端穿出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件(2)、导线(3)和压力感应端,所述导线(3)包括保护段(301)和植入段(302),所述植入段(302)的一端与压力感应端相连,另一端与保护段(301)的一端相连,所述保护段(301)的另一端与接插件(2)相连,在使用时所述植入段(302)和压力感应端位于颅内,保护段(301)位于颅外,保护段(301)用于防止接插件(2)和植入段(302)之间的连接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段(302)长度设置为50mm至150mm,所述保护段(301)的表面设置为黄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2)通过电缆(4)连接至监测设备(1)。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段(301)的直径大于植入段(302)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颅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段(301)包括植入连接段(303)和保护套管(304),所述保护套管(304)的一端和接插件(2)相连,所述植入连接段(303)的一端在保护套管(304)内和接插件(2)内的电路相连,另一端穿出保护套管(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拓蓝精创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