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5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其紧线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轮轴和连接螺栓,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间隔设置有两个转动轮,每一所述转动轮均套装在一个所述轮轴上,每一所述轮轴的上端均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板且端部安装有棘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棘齿,每一所述棘齿与相近的所述棘轮相匹配,两个所述轮轴的上端均设置有卡口,能够与紧线手柄卡接配合;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和连接螺栓,所述左夹板的一端通过U型固定架与滑轮架连接,所述滑轮架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次安装连续轮番紧线,相对目前常用紧线器效率提升了多倍。多倍。多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线路工程建设维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架空线路建设中,制作吊线终端回头即吊线收紧终结工作,所使用的紧线工具给这项工作带来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005](1)施工时间长。架空杆路架设工程,吊线终端回头制作(终结收紧),以5个杆档为一组的紧线量程约为7m,目前所用紧线器,一次紧线长度约为2m,这样需要反复拆装紧线装置,并且要进行4次左右紧线操作,才能完成一组杆路的吊线终端回头的制作。
[0006](2)施工难度大。目前所用紧线器的紧线方式,需要先从七股钢绞线吊线中分出两股钢绞线上至紧线器滑轮凹槽进行固定,然后使用紧线器完成一次钢绞线的牵引紧线工作,并且每一次紧线完成后,还需要对收回来的钢绞线进行剪断等处理。这样一是拆分钢绞线难度较大,二是需要多次拆分加大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而且多次拆分后降低了钢绞线的紧固性,不利于吊线后续的使用。
[0007](3)人员体力消耗大、安全隐患大。吊线终端回头制作(终结收紧),人员需全程在6、7m以上杆路上作业,只靠安全带帮助支撑身体,操作不易施力,目前所用紧线器紧线操作需要力度大,反复次数多,经历时间久,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极大,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0008]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的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
[001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包括一个紧线机构和两个夹线机构,所述紧线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两个轮轴,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间隔设置有两个转动轮,每一所述转动轮均套装在一个所述轮轴上,每一所述轮轴的上端均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板且端部安装有棘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棘齿,每一所述棘齿与相近的所述棘轮相匹配,两个所述轮轴的上端均设置有卡口,能够与紧线手柄卡接配合;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板和底座,二者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与滑轮架转动式连接,所述滑轮架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轮和固定螺栓连接。
[0012]所述轮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轮轴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孔,形成固定机构。
[0013]所述轮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轮轴套装在一起且互为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轮和轮轴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插入所述转动轮和轮轴上的所述限位孔,形成固定机构。
[0014]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另一U型固定架,该U型固定架与挂钩架转动式连
接,所述挂钩架上设置有挂钩。
[0015]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固定螺栓至少为四个,并且,其中的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固定所述棘齿。
[0016]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绕过一个或者两个所述固定螺栓且通过卡扣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绳套且套在所述固定螺栓上。
[0017]所述夹板和底座相接触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弧形的凹槽,并且,所述夹板和底座相接触的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定位槽和定位条。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采用双轮缠绕式结构,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一次安装连续轮番紧线操作,是目前紧线器的工作效率的多倍,可取代现用紧线器。
[0020]2、本技术采用棘轮棘齿结构,只能够单向转动,用来收紧架空吊线,不会误脱开,安全性高。
[0021]3、本技术减小了施工难度,紧线器的安装不需要破坏钢绞线吊线的结构程式,只需直接将钢绞线夹在紧线器卡线装置中,这样卡线容易并且非常牢固,极大的减小了杄上作业的难度。
[0022]4、本技术作业人员体力消耗小,安全隐患低,无论是安装还是紧线方式,从作业难度、力度和作业时间上做到了彻底的改善,这样工作人员站在杆路上的时间大幅缩短,体力消耗大大减小,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0023]5、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广泛应用于架空线路建设的吊线收紧终结作业中,对提高通信线路建设的时效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0024]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的正视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的俯视图;
[0028]图4为图1中夹线机构的正视图;
[0029]图5为图4所示夹线机构的俯视图。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参见图1—图5,图中,1

夹线机构,2

钢丝绳,3

紧线机构,4

紧线手柄,11

夹板,12

底座,13

连接螺栓,14

U型固定架,15

滑轮架,16

滑轮,17

蝶形螺母,18

凹槽,19

定位槽和定位条,31

固定板,32

棘齿,33

轮轴,34

棘轮,35

U型固定架,36

挂钩架,37

挂钩,38

转动轮,39

限位孔,40

固定螺栓。
[0032]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包括一个紧线机构3和两个夹线机构1,其中:紧线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板31和两个轮轴33,两个固定板31通过固定螺栓40连接在一起,两个固定板31中间间隔设置有两个转动轮38,每一转动轮38均套装在一个轮轴33上,每一轮轴33的上端均分别贯穿固定板31且端部安装有棘轮34,固定板31上设置有两个棘齿32,每一棘齿32与相近的棘轮34相匹配,两个轮轴33的上端均设置有卡口,能够与紧线手柄4卡接配合;夹线机构1包括夹板11和底座12,二者通过连接螺栓13和蝶形螺母17固定在一起,底座12的一端设置有U型固定架14,U型固定架14与滑轮架15转动式连接,滑轮架15上设置有滑轮16,滑
轮16上设置有钢丝绳2,钢丝绳2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轮38和固定螺栓40连接。
[0033]轮轴33与固定板31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转动轮38与轮轴33固定在一起,转动轮38上设置有限位孔39,钢丝绳2的端部插入限位孔39,形成固定机构。或者,转动轮38与轮轴33套装在一起且互为间隙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包括一个紧线机构和两个夹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紧线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两个轮轴,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固定板中间间隔设置有两个转动轮,每一所述转动轮均套装在一个所述轮轴上,每一所述轮轴的上端均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板且端部安装有棘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棘齿,每一所述棘齿与相近的所述棘轮相匹配,两个所述轮轴的上端均设置有卡口,能够与紧线手柄卡接配合;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板和底座,二者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与滑轮架转动式连接,所述滑轮架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轮和固定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缠绕式新型紧线器,其特征是:所述轮轴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轮轴固定在一起,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插入所述限位孔,形成固定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缠绕式新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淑静李晟恩杨立国谷志刚高巍王涛张明亮李文强梁朝里李佳伟黄胜郭颖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通信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