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脉冲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332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补偿脉冲发电机励磁馈线如何接入励磁绕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补偿脉冲发电机,包括设置于定子结构内侧的定子绕组、空心轴、励磁馈线组件、励磁引线组件、分体式飞轮和励磁绕组;分体式飞轮包括沿空心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飞轮结构和第二飞轮结构,励磁引线组件通过爪极盘组件与励磁馈线组件连接;爪极盘组件包括第一爪极盘和第二爪极盘;励磁馈线组件包括根接至第一爪极盘的第一对励磁馈线和第二对励磁馈线,第一对励磁馈线、第二对励磁馈线分别通过第一爪极盘、第二爪极盘各引出四条励磁引线,以与励磁绕组中的四个励磁线圈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励磁馈线接入励磁绕组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偿脉冲发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补偿脉冲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补偿脉冲发电机是一种惯性储能高功率脉冲电源,向负载提供大电流脉冲,其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目前作为高功率驱动电磁炮的高功率脉冲电源得到飞速的发展,此外,在工业领域,还可用于电磁成形、电磁冶炼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补偿脉冲发电机兼用飞轮储能技术,飞轮储能一般是指电能与飞轮动能之间的双向转化,因此特征是飞轮与电机同轴旋转,实现升速储能,降速释放的功能;飞轮储能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响应迅速,能量可观性好以及环境友好的优点。
[0004]调研现有专利,国际补偿脉冲发电机相关专利很少,国内专利则大多集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利大多为特殊结构的补偿脉冲发电机,如自激励磁全空芯被动补偿脉冲发电机、混合励磁补偿脉冲发电机、定子双电枢绕组空芯脉冲发电机实现脉冲放电、轴向磁场永磁对转双转子补偿脉冲发电机、宁波诺丁汉大学申请的双轴补偿脉冲发电机以及华中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脉冲发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机壳,其中,所述定子为无铁心结构,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定子的结构内侧,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脉冲发电机还包括空心轴、励磁馈线组件、励磁引线组件、分体式飞轮和励磁绕组;所述分体式飞轮包括第一飞轮结构和第二飞轮结构,所述第一飞轮结构与所述第二飞轮结构沿所述空心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飞轮结构与所述第二飞轮结构的结构相同设置,且均为空心圆环结构;所述励磁馈线组件包括励磁馈线和励磁馈线夹紧组件,所述励磁馈线通过所述励磁馈线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空心轴的轴孔内部;所述励磁引线组件设置于所述空心轴外部,所述励磁引线组件通过爪极盘组件与所述励磁馈线组件连接;所述励磁引线包括第一组励磁引线和第二组励磁引线;所述爪极盘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爪极盘和第二爪极盘;所述励磁绕组包括四个励磁线圈;所述励磁馈线组件包括第一对励磁馈线和第二对励磁馈线,所述第一对励磁馈线根接至所述第一爪极盘,所述第二对励磁馈线穿过所述第一爪极盘端部设置的入线通孔与所述第二爪极盘连接;所述第一爪极盘、所述第二爪极盘均设置有四个爪极,每个所述爪极均开设有出线通孔;所述第一对励磁馈线、所述第二对励磁馈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爪极盘、所述第二爪极盘各引出四条励磁引线,以与四个所述励磁线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脉冲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馈线夹紧组件包括十字星轴和瓦片形绝缘条,所述十字星轴包括十字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十字本体周侧的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十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凹面与励磁馈线的外侧匹配设置;所述瓦片形绝缘条包括瓦片形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瓦片形本体内部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瓦片形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十字本体的端部匹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脉冲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星轴的周侧设置有四个所述瓦片形绝缘条,四个所述瓦片形绝缘条与四个所述第一凸起构成四个容纳所述第一对励磁馈线、所述第二对励磁馈线的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赵慧斌王又珑古蕾张颖温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