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及其软包电池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92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6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及其软包电池组,通过极耳连接装置将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串联组合为一软包电池组单元,采用正负极耳反向折弯后利用紧固件紧固在极耳连接装置的连接本体上,且利用桥接用软包电池单体在相邻的软包电池组单元及其极耳连接装置作为桥接之用组装成软包电池组,其连接简单可靠,操作容易,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极大的提高了软包电芯成组效率。提高了软包电芯成组效率。提高了软包电芯成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及其软包电池组


[0001]本申请涉及软包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及其软包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所谓软包电池,是相比圆柱和方形这两种硬壳电池的一种叫法,其内部组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与方形、圆柱锂电池的区别不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软包电池采用铝塑复合膜作为外壳,方形和圆柱电池则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
[0003]通常而言,软包电池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0004]1、安全性好:软包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在发生热管理失控或穿刺时,其软包会为电芯提供缓冲空间,发生鼓胀形变,最终会着火或冒烟,但不会发生爆炸。
[0005]2、质量轻、能量密度高: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电池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目前国内突破300Wh/kg能量密度大关的电池企业,绝大部分采取的都是软包电池。
[0006]3、电化学性能良好、寿命长:软包电池的内阻较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此外软包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
[0007]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高安全性的三大核心要求下,动力软包电池正加速发展,并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崭露头角。同时伴随国外汽车品牌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布局的不断加强,未来动力软包电池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0008]公开号为CN21150774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及软包电池模组。该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汇流排,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上均设有正负极耳,汇流排上对应于极耳的位置设有极耳槽,极耳伸出汇流排的上端同向折弯。该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和至少两个汇流排;电池单元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散热片、第一电芯、第二电芯和第二散热片,以及设于它们上方的电芯支架;汇流排设于电芯支架上方。该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极耳高度的一致性没有要求,极耳折弯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时容错性强,并能降低模组高度。
[0009]公开号为CN11042923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无汇流排电池模组结构及组装方法,所述无汇流排电池模组结构包括:极耳支架,所述极耳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极耳支架的上表面,每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设置一个所述连接件,并联或串联的电芯极耳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芯极耳通过折弯层叠在所述连接件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件直接连接固定;所述电池模组无汇流排,组装方法包括将各个电芯极耳之间直接进行固定连接,实现电芯的串联或并联。该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了对电芯间距的要求,适用于模组内对汇流排尺寸有限制的应用场景。
[0010]上述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极耳之间是通过焊接实现连接,在装配过程
中,存在操作复杂,拆装不方便,维修难度大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及其软包电池组。
[001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用于串联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该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为第一软包电池单体和第二软包电池单体,每一的软包电池单体均具有两个极耳,分别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其包括:一绝缘的连接本体;以及在该连接本体上具有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用于通过紧固件将软包电池单体的极耳固定,第一连接部设于连接本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根据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并排设于连接本体的另一端;第一缝隙,用于让第一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缝隙,用于让第二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一连接部;第三缝隙,用于让第一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二连接部;第四缝隙,用于让第二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三连接部。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本体上,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隔板,第三缝隙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第四缝隙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三连接部之间。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本体上,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左右两侧,在第一缝隙的外侧具有第二隔板,在第二缝隙的外侧具有第三隔板。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或第三隔板为不可拆卸隔板,或为可拆卸隔板。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母、垫片和螺丝,螺母固设于连接部内且与连接部表面开设的孔位同轴相通,螺丝贯穿垫片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装配状态时,极耳位于垫片与连接部表面之间;其中,极耳设有过孔,让螺丝穿过。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上具有用于卡线的卡孔。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本体上,具有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宽度小,具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一端宽度大。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组,其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软包电池单体以及若干如第一方面的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每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为一组通过一的极耳连接装置串联组合为一软包电池组单元;并且在相邻软包电池组单元的极耳连接装置的摆向相反;在相邻的软包电池组单元之间配置有一桥接用软包电池单体,该桥接用软包电池单体具有用于桥接的第一桥接极耳和第二桥接极耳;装配时,第一桥接极耳折弯后与前一软包电池组单元的极耳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二桥接极耳折弯后与后一软包电池组单元的极耳连接装置的第三连接部连接。
[0020]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用于串联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该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为第一软包电池单体和第二软包电池单体,每一的软包电池单体均具有两个极耳,分别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其包括:一绝缘的连接本体;以及在该连接本体上具有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为用于通过紧固件将软包电池单体的极耳固定,第一连接部设于连接本体的一端,第
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根据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并排设于连接本体的另一端;第一缝隙,用于让第一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缝隙,用于让第二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一连接部;第三缝隙,用于让第一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二连接部;第四缝隙,用于让第二软包电池单体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的第三连接部。该极耳连接装置通过紧固件的方式来将软包电池单体的极耳进行串联连接,连接简单可靠,操作容易,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以及提供的一种软包电池组,其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软包电池单体以及若干如第一方面的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每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为一组通过一的极耳连接装置串联组合为一软包电池组单元;并且在相邻软包电池组单元的极耳连接装置的摆向相反;在相邻的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用于串联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该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为第一软包电池单体(10)和第二软包电池单体(11),每一所述的软包电池单体均具有两个极耳,分别为第一极耳(12)和第二极耳(13);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的连接本体(2);以及在该连接本体(2)上具有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均为用于通过紧固件(19)将软包电池单体的极耳固定,所述第一连接部(3)设于所述连接本体(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根据所述相邻两个软包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并排设于所述连接本体(2)的另一端;第一缝隙(6),用于让所述第一软包电池单体(10)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3);第二缝隙(7),用于让所述第二软包电池单体(11)的第一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3);第三缝隙(8),用于让所述第一软包电池单体(10)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4);第四缝隙(9),用于让所述第二软包电池单体(11)的第二极耳穿过后折弯固定在所述的第三连接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4)与第三连接部(5)之间具有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三缝隙(8)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4)与第二连接部(4)之间,所述第四缝隙(9)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4)与第三连接部(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组的极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2)上,所述第一缝隙(6)和第二缝隙(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左右两侧,在所述第一缝隙(6)的外侧具有第二隔板(16),在所述第二缝隙(7)的外侧具有第三隔板(17)。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桂根
申请(专利权)人:置富电子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