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927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包括:铝制换热装置,设有热进气口、热出气口、冷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铝制换热装置内,第一传输通道分别与热进气口、热出气口连通,第一传输通道用于输送热风;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冷进气口、冷出气口连通,第二传输通道用于输送冷风;热管换热装置,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热进气口的外侧以及冷出气口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铝制换热装置内,能够将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以加热冷风,因铝制换热器换热率很难提高,通过热管换热装置进行辅助换热,在成本差异不大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换热率。的换热率。的换热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能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热能回收过程,一般是将热风、冷风分别送入换热装置,使热风、冷风分别进入换热装置后,热风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风,冷风吸收热风传递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热风、冷风经换热装置作热交换处理后从换热装置排出,从而完成热能回收,实现气体循环利用。然而目前一般是直接将热风、冷风输入至换热装置,由于换热装置本身的换热率很难再提高,故存在换热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换热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换热率。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包括:
[0005]铝制换热装置,设有热进气口、热出气口、冷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热进气口、所述热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输送热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制换热装置,设有热进气口、热出气口、冷进气口以及冷出气口,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交替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热进气口、所述热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用于输送热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分别与所述冷进气口、所述冷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输送冷风;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热进气口的外侧以及所述冷出气口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包括若干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一换热管呈横向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包括若干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二换热管呈纵向分布在所述铝制换热装置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换热系统还包括:热进风管道、热出风管道、冷进风管道和冷出风管道,所述热进风管道与所述热进气口连通;所述热出风管道与所述热出气口连通;所述热进风管道和所述热出风管道用于输送热风;所述冷进风管道与所述冷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出风管道与所述冷出气口连通,所述冷进风管道和所述冷出风管道用于输送冷风;所述热管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辉胡石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欧赛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