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89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包括连接杆、滚轮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为供所述滚轮组件滚动连接的封闭腔体结构,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侧围总成可拆卸式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段穿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滚轮组件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滚轮组件右部与所述定位组件弹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结构简单、适用所有侧开铰链的车门、节约夹具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减低返修率、降低了夹具物流强度和容易管理。度和容易管理。度和容易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涂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车门面漆工艺夹具有以下两种:
[0003]1、转动型面漆工艺夹具:安装在车门窗框边,有转动机构,防止车门碰伤油漆和防止车门自开。转动型面漆工艺夹具在不同公司的结构大同小异,如图1所示,为某公司的面漆工艺夹具。此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是:不适用机器人自动开关侧门的生产线,如自动内喷面漆生产线;柔性差,每种车门需单独设计夹具;门打开最大时无法停住,影响涂胶和喷漆操作;夹具整体容易积油漆,转动机构容易掉漆渣。
[0004]2、圆状限位型面漆工艺夹具:安装在侧围和车门内板(借用车门限位器车身结构)。通过圆状材料的弹力和摩擦力来防止车门自开,另在打开门到最大时,门可停住,方便操作。如图2、图3所示,为某生产线某车型前门工艺夹具。此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圆形材料容易磨损,从而造成夹具失效,出现门自开问题。柔性较差,开门端夹紧区采用“线状”卡门定位,车门设计有差异时,无法做到共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所有侧开铰链的车门、节约夹具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减低返修率、降低了夹具物流强度和容易管理的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
[0006]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包括连接杆、滚轮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为供所述滚轮组件滚动连接的封闭腔体结构,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定位组件容纳在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侧围总成可拆卸式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段穿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滚轮组件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弹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
[0007]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还可以是:
[0008]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后框架组件和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后框架组件的前弹簧片,所述封闭腔体结构由所述前弹簧片在前侧与所述后框架组件围设形成,所述前弹簧片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前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前弹簧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
[0009]所述前弹簧片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第一凹槽和向后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侧在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前弹簧片滚动连接,所述前弹簧片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右方对应位置处可解
除式相抵。
[0010]所述后框架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后弹簧片,所述封闭腔体结构由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前弹簧片和所述后弹簧片围设形成,所述后弹簧片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后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后弹簧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
[0011]所述后弹簧片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向前凸起的第一凸槽和向前凸起的第二凸槽,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后侧在所述第一凸槽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后弹簧片滚动连接,所述后弹簧片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在所述第二凸槽的右方对应位置处可解除式相抵。
[0012]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左部的第一加强板和位于右部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右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弹簧片的左端和所述后弹簧片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前弹簧片的右端和所述后弹簧片的右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中央位置处。
[0013]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左部可拆卸式固定有侧门安装件,所述侧门安装件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连接杆由左至右依次穿设于所述侧门安装件的中央位置处和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中央位置处。
[0014]所述侧门安装件的中央位置处和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中央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0015]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设置有侧围基座,所述侧围基座的左部与所述侧围总成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侧围基座的右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可拆卸式旋转连接。
[0016]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和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滚轮本体,所述滚轮本体的上下两侧旋转式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滚轮支架的右部,前后两侧的所述滚轮本体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弹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滚轮支架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均夹设于所述滚轮支架右部的前侧和后侧之间。
[0017]本技术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包括连接杆、滚轮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为供所述滚轮组件滚动连接的封闭腔体结构,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定位组件容纳在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侧围总成可拆卸式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段穿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滚轮组件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弹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这样,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侧围总成可拆卸式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作为支撑点,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所述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中段穿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滚轮组件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滚轮组件的右部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滚动连接,车门开启时,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在所述定位组件内沿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的延伸方向进行滚动,而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位置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侧围总成的位置固定,所述侧围总成又与所述车门内板铰接,所述侧围总成、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连接杆围设形成三角形,车门开启或关闭过程
中,引起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车门内板的夹角发生变化的同时,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到所述定位组件的左侧距离也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三角形定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夹角也必然发生变化,进而所述连接杆必定与所述侧围总成是旋转连接,当车门开到最大角度时,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后两侧弹性相抵,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所述滚轮组件的前部、所述定位组件的后部和所述滚轮组件的后部之间产生弹性力,当所述滚轮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发生相对滚动时,会在两者的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所述滚轮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发生相对滚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所述滚轮组件停在车门被工人手动开启时所到达的最大角度,防止车门自关,方便员工或机器人操作。当人工将车门关闭后,这个摩擦力还可以使车门在关闭状态时锁紧车门,防止车门在密封胶、面漆等工艺中自行打开。所述定位组件容纳在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之间,即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滚轮组件的摩擦区域发生在所述车门内板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滚轮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为供所述滚轮组件滚动连接的封闭腔体结构,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与车门内板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定位组件容纳在所述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左端与侧围总成可拆卸式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段穿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左端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滚轮组件的左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弹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前部和后部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后框架组件和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后框架组件的前弹簧片,所述封闭腔体结构由所述前弹簧片在前侧与所述后框架组件围设形成,所述前弹簧片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前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前弹簧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簧片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第一凹槽和向后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前侧在所述第一凹槽对应位置处与所述前弹簧片滚动连接,所述前弹簧片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右方对应位置处可解除式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架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后弹簧片,所述封闭腔体结构由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前弹簧片和所述后弹簧片围设形成,所述后弹簧片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后侧可启停式滚动连接,所述后弹簧片夹设于所述滚轮组件右部的上侧和下侧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侧门面漆工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弹簧片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向前凸起的第一凸槽和向前凸起的第二凸槽,述滚轮组件右部的后侧在所述第一凸槽对应位置处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满红卢顺韦柳恩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