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包含其的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01887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包含其的试剂盒。该发酵方法包括:以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为原材料配制待发酵液,利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其中,多种菌包括至少一种酵母菌及至少一种乳酸菌。通过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可食用安全菌种的发酵特性,对包含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的原料组合进行发酵,此两类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功效物质种类多,酶系复杂,能够促进原料中不同功效成分的释放,从而实现中药中的功效物质含量的提升及结构的转化,提升发酵产物的整体功效。体功效。体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包含其的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包含其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
《神农本草经》。
[0003]萎蕤(又叫玉竹),性平,味甘,柔润可食。
-----
《本草纲目》。
[0004]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以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
《本草纲目》。
[0005]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
《本草纲目》。
[0006]人参、玉竹、莲子、薏苡仁作为传统的药材及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利用传统,现有技术中也有将上述成成作为添加物与众多其他成分混合作为一种普通食品,或者以其中单一成分进行发酵或者与其他物质组合进行发酵,然而这些食品或发酵产品其在药用、食用或护肤方面的功效,仍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方法、发酵产物及包含其的试剂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传统中药材和食材在药用、食用或护肤方面的功效开发利用程度仍较低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酵方法,该发酵方法包括:以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为原材料配制待发酵液,利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其中,多种菌包括至少一种酵母菌及至少一种乳酸菌。
[0009]进一步地,采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多种菌与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对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0010]进一步地,采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酵母菌与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利用乳酸菌对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0011]进一步地,采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乳酸菌与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利用酵母菌对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0012]进一步地,采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乳酸菌与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第一发酵培养物;将酵母菌与待发酵液混合后
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第二发酵培养物;将第一发酵培养物与第二发酵培养物混合,得到发酵产物;优选地,将第一发酵培养物与第二发酵培养物按等体积混合,得到发酵产物。
[0013]进一步地,以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为原材料配制待发酵液的步骤包括:将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混合得到混合材料;对混合材料进行酶解处理,得到酶解液;向酶解液中添加氮源和碳源,得到待发酵液;其中,酶解包括淀粉酶酶解、糖化酶酶解以及蛋白酶酶解;优选地,以重量份计,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的混合比例为1~10:1~10:1~10:1~10;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20份的混合材料进行酶解处理;优选地,氮源选自硫酸铵、氯化铵、水解大豆蛋白、酵母提取物及奶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氮源的添加量为0.5-10份;优选地,碳源选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水解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碳源的添加量为0.5-20份。
[0014]进一步地,在待发酵液在进行联合发酵之前,发酵方法还包括对待发酵液进行灭菌的步骤,优选地,灭菌的温度为80℃~130℃,灭菌的时间为3s~240min。
[0015]进一步地,初培养在25℃~30℃采用摇床培养24~96h,优选摇床的转速为160~200rpm/min。
[0016]进一步地,厌氧培养或好氧培养的步骤为:向初培养物中加入氮源和碳源,得到初发酵液;调节初发酵液的pH值至6.5~7.5后进行厌氧培养或好氧培养;优选地,厌氧培养或好氧培养的时间为24~240h,温度为35~37.5℃。
[0017]进一步地,在利用多种菌对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之前,发酵方法还包括:分别对至少一种酵母菌以及至少一种乳酸菌依次进行菌种活化、菌种纯化以及扩大培养的步骤。
[0018]进一步地,酵母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1的酿酒酵母A3.1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0的毕赤酵母C1.8或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2的假丝酵母C1.7;优选地,乳酸菌选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5的戊糖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31的干酪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8的嗜酸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9的植物乳杆菌001或CCTCC NO:M2017630的鼠李糖乳杆菌001。
[0019]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多种菌中包括0.1~5份的酵母菌与0.1~5份的乳酸菌;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多种菌与待发酵液的用量比为0.2~10:100~200。
[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酵产物,发酵产物采用上述任一种发酵方法发酵得到。
[002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酵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发酵原材料、至少一种酵母菌及至少一种乳酸菌,发酵原材料为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
[0022]进一步地,酵母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1的酿酒酵母A3.1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0的毕赤酵母C1.8及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782的假丝酵母C1.7中的至少一种,乳酸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5的戊糖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31的干酪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8的嗜酸乳杆菌0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29的植物乳杆菌001及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630的鼠李糖乳杆菌001中的至少一种。
[0023]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可食用安全菌种的发酵特
性,对包含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的原料组合进行发酵,此两类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功效物质种类多,酶系复杂,能够促进原料中不同功效成分的释放,从而实现中药中的功效物质含量的提升及结构的转化,提升发酵产物的整体功效。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方法包括:以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为原材料配制待发酵液,利用多种菌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其中,所述多种菌包括至少一种酵母菌及至少一种乳酸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种菌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所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多种菌与所述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对所述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所述发酵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种菌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所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酵母菌与所述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利用所述乳酸菌对所述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所述发酵产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种菌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所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乳酸菌与所述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初培养,得到初培养物;利用所述酵母菌对所述初培养物进行厌氧或好氧培养,得到所述发酵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种菌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联合发酵,得到所述发酵产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乳酸菌与所述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第一发酵培养物;将所述酵母菌与所述待发酵液混合后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第二发酵培养物;将所述第一发酵培养物与所述第二发酵培养物混合,得到所述发酵产物;优选地,将所述第一发酵培养物与所述第二发酵培养物按等体积混合,得到所述发酵产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为原材料配制待发酵液的步骤包括:将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混合得到混合材料;对所述混合材料进行酶解处理,得到酶解液;向所述酶解液中添加氮源和碳源,得到所述待发酵液;其中,所述酶解包括淀粉酶酶解、糖化酶酶解以及蛋白酶酶解;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人参、玉竹、莲子及薏苡仁的混合比例为1~10:1~10:1~10:1~10;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20份的所述混合材料进行所述酶解处理;优选地,所述氮源选自硫酸铵、氯化铵、水解大豆蛋白、酵母提取物及奶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5-10份;优选地,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水解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0.5-20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发酵液在进行所述联合发酵之前,所述发酵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待发酵液进行灭菌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灭菌的温度为80℃~130℃,灭菌的时间为3s~240min。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宁张彦张海波覃敬羽杨树金冯玖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纽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