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灭活病毒的核壳结构多级孔催化材料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72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灭活病毒的核壳结构多级孔催化材料,由壳、核构成,其中壳由储氧材料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灭活病毒的核壳结构多级孔催化材料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行性病毒类疾病的防护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吸附灭活病毒的核壳结构多级孔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的安全。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当前正在加紧进行中,但是,根据药物和疫苗研制的规律,短时间内相关产品恐难快速进入临床实用阶段。为了防止病毒传播,迫切需要长期高效的病毒灭活材料,用于医院、大型公共场所、家庭及个人的防护,控制高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0003]根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和灰尘等携带传播,不同的空气净化设备采用的杀菌灭毒方法不同,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主要的杀菌灭毒材料有光触媒和载银活性炭。
[0004]目前,市场上多为传统的无机抗菌剂,其中包括二氧化钛光触媒和载银活性炭等。
[0005]光触媒是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在光(特别是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强的光氧化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灭活病毒的核壳结构多级孔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材料由颗粒状核、以及包覆于颗粒状核外表面的壳层构成;其中壳由带孔的储氧材料SiO
2-CeO2组成或组成材料包括带孔的储氧材料SiO
2-CeO2,SiO2与CeO2的质量比为1:1-100:1,优选为2:1-10:1,更优选3:1;其中壳中的孔包括大孔和介孔,其中壳中的大孔孔径分布在50-500nm范围,大孔平均孔径在60-300nm,优选为70-200nm,大孔孔容为0.3-1.0ml/g,优选为0.35-0.7ml/g,介孔孔径分布在2-小于50nm范围,介孔平均孔径在5-40nm,优选为10-30nm,介孔孔容为0.05-0.3ml/g,优选为0.1-0.25ml/g,壳的厚度为60-500nm,优选为80-300nm;核为多级孔分子筛,孔径分布包括介孔和微孔,其中微孔的孔径分布范围是0.3nm-小于2nm,微孔平均孔径在0.5-1.9nm,优选为0.6-1.6nm,介孔的孔径分布范围是2nm-小于50nm,介孔平均孔径在5-40nm,优选为7-30nm,介孔和微孔的孔容分别为0.05-0.25ml/g和0.25-0.4ml/g,优选为0.1-0.2ml/g和0.3-0.35ml/g,粒径在100nm-10μm范围,优选为300nm-1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的储氧材料还含有对SiO
2-CeO2改性的改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任晓光朴海龙吴春田侯宝林王稳李林许磊冯璐张万生黄延强王晓东张涛张晨蔡睿刘中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