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防滴水结构包括:本体;亲水粗糙层,设在本体的底表面上,亲水粗糙层具有凹凸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滴水结构,在本体的底表面设置了亲水粗糙层,亲水粗糙层具有凹凸结构,使得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形成砂质感表面,相较于抛光后的光滑表面,砂质感表面能够显著增加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防滴水结构的亲水性,进而致使冷凝水在防滴水结果的底表面扩散形成液膜,而不再形成水滴滴落回米饭上,从而能够避免“滴白”现象,提高产品的使用观感,提升米饭的口感。提升米饭的口感。提升米饭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盖板一般采用抛光后的板体制作。但是,在煮饭过程中,水蒸汽上升至盖板的底表面后,容易冷凝成水并滴落回米饭表面,造成局部米饭水量大,泡发变白,俗称“滴白”。相比于正常米饭,“滴白”米饭的颜色更白,水分多,硬度大,口感差,造成电饭煲等烹饪器具的使用观感差、食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滴水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烹饪器具。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滴水结构,适用于烹饪器具,所述防滴水结构包括:本体;亲水粗糙层,设在所述本体的底表面上,所述亲水粗糙层具有凹凸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滴水结构,在本体的底表面设置了亲水粗糙层,亲水粗糙层具有凹凸结构,使得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形成砂质感表面,相较于抛光后的光滑表面,砂质感表面能够显著增加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防滴水结构的亲水性,进而致使冷凝水在防滴水结果的底表面扩散形成液膜,而不再形成水滴滴落回米饭上,从而能够避免“滴白”现象,提高产品的使用观感,提升米饭的口感。
[0009]换言之,本方案巧妙利用了水滴在固体表面的亲水特性,通过将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设计为砂质感表面来增加与水滴的接触面积,使得亲水性更强。这样,当水蒸气上浮至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即亲水粗糙层的表面)冷凝,但在防滴水结构的底表面还未大量凝结时,受重力影响较小,冷凝水在亲水粗糙层的强亲水特性的影响下,不再形成水滴,而是变成液膜不断向四周流动,从而破坏了冷凝水滴落的聚集条件,能够有效防止米饭局部被滴白,避免了“滴白”现象,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观感和煮食效果,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0010]可以理解的是,防滴水结构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能够有效防止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发生滴白现象;防滴水结构也可以为蒸锅、电蒸锅等烹饪器具的锅盖,防止这些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滴水导致馒头、糕点等食物局部泡发变白而影响观感和口感。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防滴水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平面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凹坑区,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凹坑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曲面区,所述曲面区沿着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形成中部隆起的形状,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曲面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凸筋区,所述凸筋区限定出凸筋,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凸筋区。
[0013]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平面区结构简单且规整,便于本体加工成型。亲水粗糙层覆盖平面区,便于液膜在平面区扩展,防止平面区对应的区域发生滴白现象。该方案较为适用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
[0014]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凹坑区,亲水粗糙层覆盖凹坑区,便于液膜在凹坑区扩展,防止凹坑区对应的区域发生滴白现象,且凹坑区能够减少冷凝水的滚动,避免形成大的液滴,而在凹坑区设置亲水粗糙层,能够破坏凹坑区中冷凝水的聚集,有利于冷凝水形成液膜而向四周流动。进一步地,凹坑区相较于平面区,有利于增加本体的底表面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本体的受热均匀性,进而减少底表面上的冷凝水量,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滴白”现象;而在本体底面包括平面区和凹坑区时,亲水粗糙层同时覆盖本体的凹坑区和平面区,能够提高冷凝水在本体底面的扩散,减少冷凝水的聚集,在平面区设置亲水粗糙层,能够减少冷凝水在凹坑区的聚集,从而有利于冷凝水形成的液膜的均匀扩散,在凹坑区设置亲水粗糙层,能够进一步减少凹坑区冷凝水的聚集,有利于冷凝水向平面区的扩散,从而有利于冷凝水形成的液膜的均匀扩散。该方案较为适用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
[0015]本体的底表面包括曲面区,亲水粗糙层覆盖曲面区,便于液膜在曲面区扩展,防止曲面区对应的区域发生滴白现象。进一步地,曲面区沿着靠近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得本体的底表面形成中部隆起的形状,则在烹饪器具使用状态下,曲面区沿着靠近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且亲水粗糙层覆盖曲面区,因而既有利于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曲面区向本体的边缘方向流动,也有利于液膜向本体的边缘方向扩展延伸,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滴白”现象。该方案较为适用电蒸锅、普通蒸锅等烹饪器具的锅盖,一般呈中部隆起的形状。
[0016]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凸筋区,亲水粗糙层覆盖凸筋区,便于液膜在凸筋区扩展,防止凸筋区对应的区域发生滴白现象。进一步地,凸筋区限定出凸筋,凸筋可以是加强筋,能够对本体起到加强作用;凸筋也可以是密封筋,与其他结构配合起到密封作用。该方案既适用于电蒸锅、普通蒸锅等烹饪器具的锅盖,也适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
[0017]进一步地,本体的底表面可以包括上述平面区、凹坑区、曲面区、凸筋区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比如单纯的平面区、平面区与凹坑区的组合、平面区与曲面区的组合、平面区与凸筋区的组合、平面区及凹坑区及凸筋区的组合等。当然,本体的底表面不局限于上述方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包括平板,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和/或所述本体局部凹陷或者局部隆起形成多个凹坑,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凹坑区;和/或所述本体呈中部隆起的形状,所述本体包括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沿着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曲面区;和/或所述本体包括主体和凸设在所述主体上的凸筋,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凸筋区。
[0019]本体包括平板,结构简单且规整,便于加工成型。其中,本体可以整体呈平板状,该
方案较为适用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有利于降低烹饪器具的纵向尺寸。或者,本体的局部为平板,其他部分不是平板,比如为曲面板或者为凹坑。
[0020]本体局部凹陷或者局部隆起形成多个凹坑,使得本体的底表面能够形成凹坑区。其中,本体局部凹陷形成的凹坑,凹坑围设出的空间位于本体的底表面的上方,在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开口朝上,能够用于容纳冷凝水;本体局部隆起形成的凹坑,凹坑围设出的空间位于本体的顶表面的下方,在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开口朝下,有利于防止冷凝水在本体的底表面上的聚集。该方案较为适用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盖板。对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水蒸气会穿过盖板上的出气孔到达盖板与上盖之间的空间内,一部分水蒸气会进一步穿过上盖上出气口排出,还有一部分水蒸气会在盖板与上盖之间的空间内冷凝。局部向下凹陷形成的凹坑,便于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水结构,适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滴水结构包括:本体;亲水粗糙层,设在所述本体的底表面上,所述亲水粗糙层具有凹凸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滴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平面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凹坑区,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凹坑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曲面区,所述曲面区沿着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形成中部隆起的形状,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曲面区;和/或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凸筋区,所述凸筋区限定出凸筋,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凸筋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滴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平板,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和/或所述本体局部凹陷或者局部隆起形成多个凹坑,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凹坑区;和/或所述本体呈中部隆起的形状,所述本体包括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沿着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曲面区;和/或所述本体包括主体和凸设在所述主体上的凸筋,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凸筋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滴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中部隆起的形状,所述本体包括平板和与所述平板的周向边缘相连的曲面板,所述曲面板沿着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和与所述平面区的外周缘相连的曲面区;其中,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曲面区的部分的厚度D2小于或等于所述亲水粗糙层覆盖所述平面区的部分的厚度D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滴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表面包括平面区和凹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付天琳王凯雷国茂陈飞帆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