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57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包括柜体、单组换热器和单组加热器,单组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换热盘管、连通管和引出管,换热盘管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换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引出管穿出第一壳体,单组加热器包括第二壳体、加热棒、以及与第二壳体连通的出油管和进油管,多个单组加热器通过管路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加热器的进油管和出油管通过管路与换热盘管两端的引出管连通,所述管路上还设有内循环油泵;多个单组换热器通过法兰弯管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换热器的连通管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组加热器、单组换热器均为模块化设计可节约产品系列减少浪费,多个单组加热器串联能提高换热效率。多个单组加热器串联能提高换热效率。多个单组加热器串联能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热水器或者电锅炉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供暖设备按照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电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等。相比而言燃煤使用成本较低因此供暖大都采用燃煤锅炉,而燃煤的污染比较大,所以现在也已经逐渐退出了市场。而天然气泄漏而引发锅炉爆炸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所以用电加热的设备更加安全、节能环保,没有任何气体排放,更加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因此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最近几年也持续进行煤改电的政策,讲效率低、安全性差的煤锅炉拆掉改为电锅炉或者相关的电加热设备,虽然电锅炉以发展多年,其优点也突出,生产成本易快速实现加热的目的,同时现有的国家电价政策也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电锅炉厂家也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行业的竞争,推动电锅炉产品的不断更新改进,往更加低成本、高效能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一方面普通的电直接加热水的方式有较多的问题,比如加热管表面出现结垢、使用寿命短,每年维护成本较高且几年后需要大修,因此后期维护费用高。而使用电力为能源并利用传热油作为导热介质的热能转化设备很好的解决普通电直接加热水的设备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在常压下可以得到高温而且温度范围宽因此系统安全性高且更稳定、省掉了水处理设备提高了系统效率。另外选用高导热性能的高碳分子发热油制备一种新型传热介质,也就是在导热油中加入特殊添加剂,利用这种导热介质可提高设备传热效果以及避免油品过热。
[0003]虽然使用热载体油作为热媒进行换热的油电热水器解决了目前电热水器最大的能效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但现有技术的油电热水器也存在一些不足,市场上热载体换热形式的电热水器或者电锅炉每个规格都是一个整体式加热系统导致系列较多,同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为封闭腔体直接加热没有对热媒进行循环,因此直接影响油品和加热棒的寿命,同时也换热速度较慢;例如专利技术专利200610122514X《高碳分子发热油节能电热水器》、技术专利:2018214065575《一种内外螺旋换热结构的高碳分子发热油电热水器》、2018218506153《一种高碳分子发热油供热机组》等专利结构类似,都未采用热媒循环方式同时也存在每个功率规格需单独进行加热系统的整体生产,因此都存在上述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些专利使用了循环油泵但也有局限性,例如专利2017214165579《一种基于变频电磁能加热的有机热载体锅炉》就使用油泵进行加热器内部热媒的循环,但该专利仅仅作为热载体油的加热未做换热后加热其他液态,这样的结构在换热面积不足导致实际的加热效果不理想发挥不出加热器最大的效能,因此仍然有局限性。又或者技术专利:201721147305《一种高频量子有机热载体锅炉》结构复杂且安全性能低,发热油与水接触容易瞬间气化压强升高,用气体进行保温效果不理想,缩涨器结构不稳定。还有专利技术专利:201510541103.3《电加热导热油炉系统》结构复杂、集成度不高。
[0004]因此现有技术的整体式热载体油换热的电热锅炉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一种结构合
理、标准化可批量生产的、可排空内部存量水的更到位的电加热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该机组结构合理加热器及换热器采用模块设计、标准化可批量生产的、可排空内部存量水。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包括柜体、以及均固定在柜体内的单组换热器和单组加热器,所述单组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换热盘管、连通管和引出管,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换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引出管穿出第一壳体,用来进出水的两个连通管分别与第一壳体连通;所述单组加热器包括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上且插入第二壳体的加热棒、以及与第二壳体连通的出油管和进油管,多个单组加热器通过管路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加热器的进油管和出油管通过管路与换热盘管两端的引出管连通,所述管路上还设有内循环油泵;多个单组换热器通过法兰弯管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换热器的连通管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换热盘管为多组,多组换热盘管依次连通,且相邻换热盘管之间设有支撑隔断板,支撑隔断板的一端及两侧均与壳体固定,所述支撑隔断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留有间隙,且多个隔断板相互交错设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组换热器的第一壳体为长方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水的腔体,且第一壳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第一保温层。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组换热器的第一壳体上还设有排污口,且排污口上还设有第一球阀。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组加热器的第二壳体内外壁之间还设有第二保温层,相邻单组加热器之间通过活接接头直接串连。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循环油泵设置在换热盘管与单组加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且内循环油泵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球阀。
[0012]作为优选方案:用来出水的进出水管上还设有温控器和水流开关。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均开设有用来供螺栓穿过的通孔。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柜体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门体、侧板、顶板和底座,且柜体的前部还设有用来安装控制装置的电控室。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控室内还设有断路器、带GPRS的硬件控制系统及散热风扇,所述电控室外还设有触摸屏、指示灯和急停按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系统和换热系统分别由多个单组加热器、多个单组换热器串联而成,且单组加热器、单组换热器均为模块化设计可节约产品系列减少浪费,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任意组合模块数量,多个单组加热器串联而成使得被加热的热载体油经过所有单组加热器确
保每个单组加热器能有效发挥作用,空间布局可采用串联以及多排方式,单组加热器之间可快速装拆。多个单组换热器也延长了水流路径,能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拆除柜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单组换热器拆除换热盘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个单组加热器串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和加热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1、柜体;11、电控室;12、底座;13、门体;14、侧板;15、顶板;111、断路器;112、带GPRS的硬件控制系统;113、风扇;114、触摸屏;115、指示灯;116、急停按钮;2、单组换热器;21、支撑隔断板;22、换热盘管;23、第一保温层;24、第一底板;25、连通管;26、进出水管;27、法兰弯管;28、温控器和水流开关;29、排污口;210、第一球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包括柜体(1)、以及均固定在柜体(1)内的单组换热器(2)和单组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换热器(2)包括第一壳体、换热盘管(22)、连通管(25)和引出管(221),所述换热盘管(22)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换热盘管(22)的两端通过引出管(221)穿出第一壳体,用来进出水的两个连通管(25)分别与第一壳体连通;所述单组加热器(3)包括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上且插入第二壳体的加热棒(31)、以及与第二壳体连通的出油管(32)和进油管(33),多个单组加热器(3)通过管路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加热器(3)的进油管(33)和出油管(32)通过管路与换热盘管(22)两端的引出管(221)连通,所述管路上还设有内循环油泵(4);多个单组换热器(2)通过法兰弯管(27)依次串连,且首尾单组换热器(2)的连通管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换热盘管(22)为多组,多组换热盘管(22)依次连通,且相邻换热盘管(22)之间设有支撑隔断板(21),支撑隔断板(21)的一端及两侧均与壳体固定,所述支撑隔断板(21)的另一端与壳体留有间隙,且多个隔断板相互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换热器(2)的第一壳体为长方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水的腔体,且第一壳体的内外壁之间设有第一保温层(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高碳分子油电供热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