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0003]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用到防护栏隔离,现有的防护栏有下缺点,1、现有的防护栏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当在夜间在对建筑工程防护时不易被人员发现,易造成人员碰撞的情况;2、现有的防护栏不能够快速的安装与拆卸,且栏杆的高度不能调节,使用时灵活性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能够在夜间提醒人员,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便于安装与拆卸,便于调节栏杆组件的高度,使用时灵活性高,实用性强。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警示组件、调节组件和栏杆组件;支撑组件设置有两组;警示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警示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调节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组件上;栏杆组件设置在两组调节组件之间;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1)和底座(2);底座(2)内设置有第二空腔(201);支撑柱(1)设置在底座(2)上,支撑柱(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01),支撑柱(1)横向一侧设置有侧口(102),侧口(102)与第一空腔(101)连通;警示组件包括支柱(3)、警示灯(4)、控制面板(5)、光照传感器(6)、处理器(7)和蓄电池(8);支柱(3)设置在支撑柱(1)上;警示灯(4)设置在支柱(3)上;控制面板(5)设置在支撑柱(1)上;处理器(7)设置在控制面板(5)上,处理器(7)与警示灯(4)控制连接;光照传感器(6)设置在控制面板(5)上,光照传感器(6)与处理器(7)通信连接;蓄电池(8)设置在第二空腔(201)内,蓄电池(8)与警示灯(4)、光照传感器(6)和处理器(7)均电性连接;调节组件包括丝杆(9)、第一齿轮(10)、转轴(11)、第二齿轮(12)、升降块(14)、连接块(15)和第一卡座(16);丝杆(9)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101)纵向两侧内壁上;第一齿轮(10)设置在丝杆(9)上;转轴(11)贯穿支撑柱(1)横向一侧并与支撑柱(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2)设置在转轴(11)位于第一空腔(101)内的一端,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0)啮合连接;升降块(14)设置在丝杆(9)上,升降块(14)与丝杆(9)螺纹连接;连接块(15)设置在升降块(14)横向一侧,连接块(15)与支撑柱(1)滑动连接,连接块(15)位于侧口(102)内;第一卡座(1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卡座(16)分别设置在连接块(15)横向一侧和支撑柱(1)横向一侧;栏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组件中相对的第一卡座(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还包括旋钮(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