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827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包括由多个BIPV组件组成的光伏阵列,所述光伏阵列内设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管进水端连通的冷水管以及与冷却水管出水端连通的热水管;光伏阵列的冷水管通过冷水主管与位于楼顶的冷却水存储箱连接,光伏阵列的热水管通过热水主管与热交换水箱中的换热盘管连接,热水在与热交换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变成冷水进入冷却水收集箱中,冷却水收集箱通过水泵与楼顶的冷却水存储箱连接;光伏阵列为室内用电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基于BIPV光伏阵列构建而成,采用BIPV光伏阵列作为光伏建筑外墙使用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用电设备供电,同时还能满足建筑外墙的建筑功能。同时还能满足建筑外墙的建筑功能。同时还能满足建筑外墙的建筑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都市建筑外墙面积大,采光好,是分布式光伏组件很好的安装场所。然而行业内大家关注的重点都在光伏组件发电上,忽略了光伏组件和建筑的相互关系。光伏组件有个显著的短板就是发电效率会随着组件温度升高而降低,为了给组件降温,通常会将组件隔着建筑外墙一定距离安装,利用组件和建筑外墙之间的空气流动给组件降温,而当外界环境空气温度较高时组件降温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同时这类光伏产品仅仅是建筑外墙的附属物,不能真正成为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产品)。光伏发电建筑外墙,发电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还要考虑外墙的隔热保温、防潮抗寒等建筑功能,而现有光伏发电建筑外墙都只有发电功能,导致建筑外墙该有的隔热、保温、防水处理还需要重新做,增加建筑成本;同时安装光伏组件和建筑外墙保温处理又互相牵制,若先安装光伏组件再做保温,施工难度大,反过来先做保温再安装光伏组件势必会破坏保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该光伏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BIPV组件组成的光伏阵列,所述光伏阵列内设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管进水端连通的冷水管以及与冷却水管出水端连通的热水管;光伏阵列的冷水管通过冷水主管与位于楼顶的冷却水存储箱连接,光伏阵列的热水管通过热水主管与热交换水箱中的换热盘管连接,热水在与热交换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变成冷水进入冷却水收集箱中,冷却水收集箱通过水泵与楼顶的冷却水存储箱连接;光伏阵列为室内用电设备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主管上设有水质过滤器以及进水阀门;所述热水主管上设有出水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主管上还设有水源热泵,热水管中流出的热水经水源热泵加热后,再与热交换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变成冷水进入冷却水收集箱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组件包括矩形框架、设置在矩形框架内的光伏面板、固定在光伏面板背面的散热片以及固定在矩形框架内的保温层;所述冷却水管呈折流方式排布在散热片上;所述矩形框架内侧设有卡槽,光伏面板的边沿嵌入矩形框架的卡槽中;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设置在保温层内,冷水管和热水管穿过保温层且端部从矩形框架中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在远离散热片的一侧涂抹有胶黏剂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为铝制框架,铝制框架设有四个倒角面,每个倒角面的底边上设有耳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均横向穿过保温层,且冷水管和热水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从矩形框架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倒角面引出;或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纵向穿过保温层,且冷水管和热水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从矩形框架上下两个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准邹勇
申请(专利权)人:圣晖莱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