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785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培养基并向培养基中添加填料;步骤2,按照3~7%的接种量接种坑塘污泥;步骤3,在pH6.5~9,20~40℃条件下发酵,得到所述厌氧氨氧化菌。含有7~12mg/L的FeSO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中的圆片状填料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使其能在填料上附着和富集,从而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另外,培养基中适量的亚铁离子,能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含氮的污水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含氮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0003]目前,在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中,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基础的脱氮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污泥量少、节能降耗等优点。但厌氧氨氧化菌是自养菌,生产缓慢,培养和增殖难度大。如何实现厌氧氨氧化菌有效地富集,并且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成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成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配制培养基并向所述培养基中添加填料;
[0006]步骤2,按照3~7%的接种量接种坑塘污泥;
[0007]步骤3,在pH6.5~9,20~40℃条件下发酵,得到所述厌氧氨氧化菌。
[0008]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中含有7~12mg/L的FeSO4。
[0009]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密度为51~55kg/m3。
[0010]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形状为圆片状,所述圆片的直径为4~6cm,所述圆片的厚度为3~6mm。
[0011]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中的所述填料的添加量为20~25g/L。
[0012]优选地,步骤1中的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NH4)2SO
4 1.19~1.72g/L,NaNO
2 0.14~0.30g/L,K2HPO
4 32.78mg/L,MgCl2·
6H2O 105mg/L,CaCl2·
6H2O 200~250mg/L,Na2CO
3 140~160mg/L,EDTA

2Na 5mg/L。
[0013]优选地,在步骤3中的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中的FeSO4的浓度≤0.91g/L;
[0014]在发酵液中未出现红色絮状物之前,按照0.3g/L的添加量,每隔15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
[0015]在发酵液中出现红色絮状物之后,按照0.3g/L的添加量,每隔7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
[0016]当填料表面呈红色时,结束发酵。
[0017]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中的所述填料的添加量为5~11g/L。
[0018]优选地,步骤1中的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NH4)2SO
4 0.53~1.32g/L,NaNO
2 0.14~0.36g/L,MgCl2·
6H2O 70~120mg/L,CaCl2·
6H2O 120~240mg/L,同时控制培养基中的COD 200~1400ppm,总氮230~340ppm。
[0019]优选地,在步骤3中的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中的(NH4)2SO4的浓度≤7.9~
10.6g/L;
[0020]在发酵液中未出现红色絮状物之前,按照1.1~1.6g/L的添加量,每隔15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
[0021]在发酵液中出现红色絮状物之后,按照1.1~1.6g/L的添加量,每隔7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
[0022]当填料表面呈红色时,结束发酵。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圆片状填料的措施,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使其能在填料上附着和富集,从而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了适量的亚铁离子,促进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根据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特点,设计了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采用该方法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步骤包括:1)配制培养基,并向培养基中添加填料;2)按照3~7%的接种量接种坑塘污泥;3)发酵培养,获得厌氧氨氧化菌。添加的填料的密度优选为51~55kg/m3,进一步优选为51kg/m3。填料的材质优选为复合塑料。填料的形状优选为圆片状,该圆片的直径优选为4~6cm,进一步优选为5cm。圆片的厚度优选为3~6mm,进一步优选为5mm。为了更好的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添加7~12mg/L的FeSO4。
[0028]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圆片状填料的措施,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适宜场所,使其能在填料上附着和富集,从而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另外,该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了适量的亚铁离子,促进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速度。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实施例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过程如下:
[0031]1)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为:(NH4)2SO
4 1.19g/L,NaNO
2 0.14g/L,K2HPO
4 32.78mg/L,MgCl2·
6H2O 105mg/L,CaCl2·
6H2O 230mg/L,Na2CO
3 150mg/L,FeSO
4 7mg/L,EDTA

2Na 5mg/L。先称取各原料,然后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添加到发酵罐中。接下来,按照20g/L的量向培养基中添加填料,该填料采用密度为53kg/m3的塑料制成,其形状为直径4cm、厚度5mm的圆片。
[0032]2)接种。从无污染的坑塘中挖取污泥,然后按照3%的添加量,将污泥接入步骤1)配制的培养基中。
[0033]3)发酵。接种完成后,开启发酵罐的控制系统,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在20~40℃范围内,控制发酵液的pH在6.5~9之间。发酵过程中监测发酵液中
的溶氧浓度,将溶氧浓度控制在0.1~0.8%。另外,采用循环泵使发酵液形成沿上部

循环管道

下部的循环路径,发酵液的循环流量控制在0.02L/s。
[0034]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液中的FeSO4浓度≤0.91g/L。发酵开始后,按照0.3g/L的添加量,每隔15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发酵55天时,发酵液中出现红色絮状物,从第55天开始,按照0.3g/L的添加量,每隔7天向发酵培养液中补充一次FeSO4。当填料表面呈红色时,结束发酵,发酵周期为70天。
[0035]实施例二
[0036]本实施例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培养基并向培养基中添加填料;步骤2,按照3~7%的接种量接种坑塘污泥;步骤3,在pH6.5~9,20~40℃条件下发酵,得到所述厌氧氨氧化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含有7~12mg/L的FeSO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密度为51~55kg/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的形状为圆片状,所述圆片的直径为4~6cm,所述圆片的厚度为3~6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的所述填料的添加量为20~25g/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NH4)2SO
4 1.19~1.72g/L,NaNO20.14~0.30g/L,K2HPO
4 32.78mg/L,MgCl2·
6H2O 105mg/L,CaCl2·
6H2O 200~250mg/L,Na2CO
3 140~160mg/L,EDTA

2Na 5mg/L。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兰何流琴冯哲马群吴建冯艳忠徐永清冯旭贺付蒙袁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