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如今隧道技术发展迅速,隧道的开挖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隧道的长短、断面大小以及围岩等级等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
[0004]双侧壁导坑法是钻爆法中安全性较高的施工方式,但施工速度较慢,成本较高。适用于挖掘大断面隧道,且围岩为不稳定岩体。台阶法灵活多变、适用性强,施工速度快,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性。
[0005]专利技术人了解到,面对施工条件的限制,一种施工方式不能满足于施工现状,对于一些断面大小有所改变的洞段、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洞段、单隧道变化为双隧道的分岔口等,需要变化施工方式,以保证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能够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主隧道的末端形成分界面,主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主线岔道及匝线岔道采用台阶法开挖,其特征在于:在主隧道中,利用双侧壁导坑法同步开挖左右两侧中上部的导坑,两侧中上部的导坑分别被设定为第一导坑和第二导坑,第一导坑与主线岔道处于主隧道的中心线同一侧,当第一导坑开挖至分界面时,继续沿同一尺寸掌子面开挖,以实现主线岔道中上台阶的开挖;当第二导坑开挖至分界面时,停止开挖;主线岔道中上台阶开挖设定距离后,进行初期支护;主线岔道中上台阶初期支护完成后,在分界面处沿着第二导坑的位置继续开挖设定距离,以实现匝线岔道中上台阶的开挖;然后按照匝线岔道落后主线岔道设定距离的方式,依次利用台阶法完成主线岔道及匝线岔道的开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坑及第二导坑挖掘至分界面时,同时进行第一导坑及第二导坑下方的下部导坑的开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坑的底面高度等于主线岔道中上台阶的底面高度,第二导坑的底面高度等于匝线岔道中上台阶的底面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岔隧道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俊,舒金会,曹梦洁,冯现大,李树忱,张昂然,张国柱,袁超,鲁瑞,邢科航,卢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