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61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和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2;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电子设备在摄影摄像领域展现出多元的需求,涌现出超广角、大光圈、超薄、小头部等不同功能的摄影镜头,快速的更新换代速度也激励着摄影镜头向着更复杂、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其中广角镜头因具有广阔的视场范围,被广泛应用于前置和后置摄影领域,可以捕获到大角度下的物体细节信息,深受厂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广角镜头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不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小型化。
[000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体积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和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2;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满足:45
°
<Semi

FOV<60
°

[0006]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之间满足:0.7<f*tan(Semi

FOV)/TTL<1。
[0007]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之间满足:1<SD/f<1.2。
[0008]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2<EPD/ImgH<0.4。
[0009]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4<f/(f1+f3+f4)<0.9。
[001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之间满足:0.8<f1/(R1+R2)<1.5。
[0011]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之间满足:1.3<(R5+R6)/(R5

R6)<2.5。
[0012]进一步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

0.4<(R7

R8)/f4<

0.1。
[0013]进一步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与第一透
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0.3<BFL/TD<0.6。
[0014]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厚度CT3与第五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厚度CT5之间满足:0.9<CT3/CT5<1.2。
[0015]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厚度CT3与第四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厚度CT4之间满足:2<CT3/CT4<3。
[0016]进一步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与第四透镜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厚度CT4之间满足:0.4≤(T34+T45)/CT4<0.8。
[0017]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0.9<DT22/DT31<1。
[0018]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22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31之间满足:0.7<SAG22/SAG31<1.3。
[001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2、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22、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32、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2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和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2之间满足:0.8<SAG32/(SAG12+SAG22+SAG42+SAG52)<1.1。
[0020]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折射率Nmax与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2之间满足:Nmax=N2。
[002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52之间满足:0.2<DT11/DT52<0.3。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之间满足:0.7<f*tan(Semi

FOV)/TTL<1;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满足:45
°
<Semi

FOV<60
°

[0023]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之间满足:1<SD/f<1.2。
[0024]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和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2;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满足:45
°
<Semi

FOV<6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

FOV之间满足:0.7<f*tan(Semi

FOV)/TTL<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阑到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距离SD之间满足:1<SD/f<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2<EPD/ImgH<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0.4<f/(f1+f3+f4)<0.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一透镜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璟张晓彬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