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源热泵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的目的,按机组容量大小分为:户式小型机组、中型机组、大型机组等,按机组组合形式分为,由一台或几台压缩机共用一台水侧换热器的机组称为整体式机组的整体式机组和由几个独立模块组成的机组,称为模块化机组的模块化机组,而因为设备的压缩机在运行时会因为压缩产生热量和释放吸收热量的过程,所以空气源热泵分有可换热加热和换热制冷双功能的复叠式热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进行使用时,在只单独需要进行换热加热使用时,设备的换热制冷便处于无用功状态,导致设备的实用性较低,且现有技术使用时,设备在是否有制冷或制热运行时需要用户额外进行检测来控制设备的启闭,导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设备,其结构包括顶盖(1)、制热对接管(2)、热泵设备(3)、制冷对接管(4),所述热泵设备(3)顶端锁接有顶盖(1),所述热泵设备(3)左右两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制热对接管(2),所述热泵设备(3)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制冷对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设备(3)包括制冷换热管(a)、设备箱体(b)、电源(c)、制热换热管(d)、压缩机(e)、水冷管道(f)、电机(g)、通气滤网(h)、通气内管(i)、流通检测装置(j)、水冷开关(k)、智能断电装置(l)、断电顶压装置(m),所述设备箱体(b)内侧中后方设有压缩机(e),所述压缩机(e)右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通气内管(i),所述通气内管(i)右端均贯穿设备箱体(b),所述通气内管(i)贯穿设备箱体(b)处设有通气滤网(h),所述压缩机(e)前端锁接有电机(g),所述制热换热管(d)由左至右贯穿设于设备箱体(b)、压缩机(e)上方,所述制冷换热管(a)由左至右贯穿设于设备箱体(b)、压缩机(e)下方,所述电源(c)与设备箱体(b)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换热管(a)、制热换热管(d)内均设有流通检测装置(j),所述水冷管道(f)一端与制冷换热管(a)顶端右侧相通,所述水冷管道(f)另一端饶过电机(g)顶端后与制冷换热管(a)顶端左侧相通,所述水冷管道(f)与电机(g)贴合,所述水冷开关(k)设于制冷换热管(a)顶端,所述水冷开关(k)与水冷管道(f)相接,所述断电顶压装置(m)设于制热换热管(d)底端,所述设备箱体(b)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智能断电装置(l),所述智能断电装置(l)与水冷开关(k)、断电顶压装置(m)固定连接,所述智能断电装置(l)分别与电源(c)、电机(g)电连接;所述流通检测装置(j)包括活动平衡杆(j1)、检测装配环(j2)、检测封盖(j3)、检测装配板(j4)、第一压缩弹簧(j5)、顶压杆(j6),所述检测封盖(j3)右端与检测装配环(j2)左端中部贴合,所述检测封盖(j3)左端中部通过第一压缩弹簧(j5)与检测装配板(j4)右端中部相接,所述活动平衡杆(j1)一端与检测封盖(j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平衡杆(j1)另一端贯穿检测装配环(j2)右端,所述顶压杆(j6)活动扣接于检测装配环(j2)左端,所述顶压杆(j6)一端与检测封盖(j3)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开关(k)包括联动连杆(k1)、第一密闭防护罩(k2)、第一顶压杆(k3)、第一通电板(k4)、第一接电板(k5)、第二压缩弹簧(k6)、开关装配板(k7)、水冷泵机(k8)、循环通孔(k9)、内管通孔(k10)、防护内管(k11),所述防护内管(k11)左端通过联动连杆(k1)与活动平衡杆(j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内管(k11)设于制冷换热管(a)内,所述防护内管(k11)顶端贯穿设有内管通孔(k10),所述循环通孔(k9)设于水冷管道(f)与制冷换热管(a)相接处,所述循环通孔(k9)与内管通孔(k10)相通,所述水冷泵机(k8)设于水冷管道(f)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