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34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包括外罩体,所述的外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外罩体的后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后盖板和前盖板,所述的外罩体、底板、后盖板和前盖板围构成腔体,该腔体被中间隔板分割成垃圾收集箱和降尘箱,所述的降尘箱与风机的一端连通,风机的另一端与垃圾收集箱连通,还包括吸叶管、快接头、快接座和快接盖,所述的吸叶管的一端用以吸叶,吸叶管的另一端固设有快接座,所述的快接头固设在前盖板上,该快接头与垃圾收集箱连通;所述的快接头可选择地与快接座或快接盖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原垃圾收集箱内的负压增设了吸除人行道上树叶的功能,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扫路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扫路车作为环卫设备之一,是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干线公路,市政以及机场道面、城市住宅区、公园等道路清扫。路面扫路车不但可以清扫垃圾,而且还可以对道路上的空气介质进行除尘净化,既保证了道路的美观,维护了环境的卫生,维持了路面的良好工作状况,有减少和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进一步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国内利用路面扫路车进行路面养护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0003]为了吸附飞扬的尘土、吸收车辆产生的尾气等目的,一般都会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树木。在树木大量落叶的季节,扫路车只能对道路上的树叶进行吸除,人行道上树叶只能依靠清洁工清扫会很累,且效率不高,因此急需在扫路车上设计一种能够对人行道上树叶进行吸除的吸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利用原垃圾收集箱内的负压增设了吸除人行道上树叶的功能,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包括外罩体,所述的外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外罩体的后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后盖板和前盖板,所述的外罩体、底板、后盖板和前盖板围构成腔体,该腔体被中间隔板分割成垃圾收集箱和降尘箱,所述的降尘箱与风机的一端连通,风机的另一端与垃圾收集箱连通,还包括吸叶管、快接头、快接座和快接盖,所述的吸叶管的一端用以吸叶,吸叶管的另一端固设有快接座,所述的快接头固设在前盖板上,该快接头与垃圾收集箱连通;所述的快接头可选择地与快接座或快接盖可拆卸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垃圾收集箱与吸盘连通,该吸盘的进口与盖板可拆卸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叶管为波纹管。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快接头上设置有与垃圾收集箱连通的通孔,所述的快接头包括管连接段二和快接段二,所述的管连接段二插入并固定在前盖板上,所述的快接段二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环形槽;所述的快接座和快接盖上均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快接机构,所述的快接机构包括设于快接座圆周壁或快接盖圆周壁上的活动孔和对应
每个活动孔设置的扳手,所述的扳手的头部铰接于设于快接座圆周壁或快接盖圆周壁上且位于活动孔两侧的两块铰接耳板上,且扳手的头部可上下转动地位于活动孔内;所述的快接段二插入快接座或快接盖后,扳手的握把绕着头部铰接点向下旋转,扳手的头部绕着头部铰接点向上旋转卡入环形槽内。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快接座包括管连接段一和快接段一,所述的管连接段一插入并固定在吸叶管上;所述的快接机构设置于快接段一上。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快接盖上设有拉环,上述快接机构设置于快接盖的圆周壁上。
[0014]3.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无需吸叶时,快接头上盖上快接盖并通过快接机构固定,需要吸叶时,先通过快接机构快速地拆除快接盖,再将快接头与快接座插接后通过快接机构固定,拆装快捷,由于垃圾收集箱采用风机负压产生吸力,因此吸叶管与垃圾收集箱连通后,吸叶管也采用风机负压产生吸力,进而能够将人行道上的树叶吸除,减轻了清洁工清扫负担,且清扫效率高;
[0017](2)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垃圾收集箱与吸盘连通,该吸盘的进口与盖板可拆卸连接,当进行吸叶时,使用盖板将吸盘的进口盖住,保证吸叶管的吸力;
[0018](3)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快接段二插入快接座或快接盖后,扳手的握把绕着头部铰接点向下旋转,扳手的头部绕着头部铰接点向上旋转卡入环形槽内,快接机构结构简单,只需通过控制扳手的握把绕着头部铰接点向上或向下旋转即能实现拆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视角一的结构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视角二的结构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中快接座和快接头的连接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中快接头和快接盖的连接图。
[0023]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外罩体;2、前盖板;3、快接头;3

1、通孔;3

2、管连接段二;3

3、快接段二;3

4、环形槽;4、底板;5、后盖板;6、中间隔板;7、快接座;7

1、管连接段一;7

2、快接段一;8、快接盖;A

1、活动孔;A

2、扳手;A

3、铰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包括外罩体1、吸叶管、快接头3、快接座7和快接盖8,外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外罩体1的后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后盖板5和前盖板2,外罩体1、底板4、后盖板5和前盖板2围构成腔体,该腔体被中间
隔板6分割成垃圾收集箱和降尘箱,降尘箱与风机的一端连通,风机的另一端与垃圾收集箱连通;吸叶管为波纹管,吸叶管的一端用以吸叶,吸叶管的另一端固设有快接座7,快接头3固设在前盖板2上,该快接头3与垃圾收集箱连通(快接头3与垃圾收集箱连通的结构未在图上体现);快接头3可选择地与快接座7或快接盖8可拆卸连接,无需吸叶时,快接头上盖上快接盖并通过快接机构固定,需要吸叶时,先通过快接机构快速地拆除快接盖,再将快接头与快接座插接后通过快接机构固定,拆装快捷,由于垃圾收集箱采用风机负压产生吸力,因此吸叶管与垃圾收集箱连通后,吸叶管也采用风机负压产生吸力,进而能够将人行道上的树叶吸除,减轻了清洁工清扫负担,且清扫效率高;
[0027]为了保证吸力,垃圾收集箱与吸盘连通,该吸盘的进口与盖板可拆卸连接,当进行吸叶时,使用盖板将吸盘的进口盖住,保证吸叶管的吸力。
[0028]接续并结合图3、图4,快接头3上设置有与垃圾收集箱连通的通孔3

1,快接头3包括管连接段二3

2和快接段二3

3,管连接段二3

2插入并固定在前盖板2上,快接段二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包括外罩体(1),所述的外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的外罩体(1)的后部和前部分别设置有后盖板(5)和前盖板(2),所述的外罩体(1)、底板(4)、后盖板(5)和前盖板(2)围构成腔体,该腔体被中间隔板(6)分割成垃圾收集箱和降尘箱,所述的降尘箱与风机的一端连通,风机的另一端与垃圾收集箱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叶管、快接头(3)、快接座(7)和快接盖(8),所述的吸叶管的一端用以吸叶,吸叶管的另一端固设有快接座(7),所述的快接头(3)固设在前盖板(2)上,该快接头(3)与垃圾收集箱连通;所述的快接头(3)可选择地与快接座(7)或快接盖(8)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收集箱与吸盘连通,该吸盘的进口与盖板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叶管为波纹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扫路车人行道吸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接头(3)上设置有与垃圾收集箱连通的通孔(3

1),所述的快接头(3)包括管连接段二(3

2)和快接段二(3

3),所述的管连接段二(3

2)插入并固定在前盖板(2)上,所述的快接段二(3

3)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弧形的环形槽(3

4);所述的快接座(7)和快接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之凌环卫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