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格砖墙及其砌筑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29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格砖墙及其砌筑工法,在砖的两端设置第一穿筋孔,若干块砖组成若干砖层,所述的第一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沿竖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砖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花格砖墙砌体中增加配筋,形成钢筋网片,不仅能增加花格砖墙砌筑尺寸,增大砌筑面积,还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强了地震下花格砖墙的整体稳定性和延性。地震下花格砖墙的整体稳定性和延性。地震下花格砖墙的整体稳定性和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格砖墙及其砌筑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格砖墙及其砌筑工法。

技术介绍

[0002]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构筑起人们美好的家园,随着社会的进步,砖逐渐褪去结构功能而更多的承载围护装饰功能。花格砖墙是砖砌体作为围护装饰功能的一种体现,通过砖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镂空的有规律的外围护装饰图案。传统花格砖墙通过砂浆砌筑,无任何加强措施,砌筑尺度较小,承载力低,地震作用下容易酥碎坍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格砖墙的砌筑工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砖的两端设置直径20~30mm的圆孔,钢筋穿过圆孔并采用砂浆灌实层层砌筑,同时沿竖向每隔500mm设水平向拉结钢带,最终在花格砖墙中形成钢筋网,增加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延性,提高了花格砖墙的承载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花格砖墙,在砖的两端设置第一穿筋孔,若干块砖组成若干砖层,所述的第一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沿竖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砖层之间。
[0005]进一步地,每个砖层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块砖组成;相邻砖层之间均有一定厚度的灰缝;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砖层、第二砖层、第三砖层

第n砖层,n为砖层的总数。
[0006]第一穿筋孔为第一穿筋圆孔,第二穿筋孔为第二穿筋圆孔;第一穿筋圆孔的直径为20

30mm。
[0007]还包括混凝土主体结构,所述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下支撑梁、与下支撑梁相连的从下方支撑花格砖墙主体的下挑耳、上支撑梁以及从上方支撑花格砖墙主体的上挑耳;下支撑梁、下挑耳、上支撑梁、上挑耳均沿着花格砖墙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花格砖墙主体即若干砖层;上支撑梁侧面下端与花格砖墙的侧面上端贴合设置(接触贴合)。
[0008]多段竖向钢筋连接形成一根竖向钢筋;每根竖向钢筋上端延伸至花格砖墙主体顶上方,下端延伸至下挑耳内;竖向钢筋的顶部与花格砖墙主体的顶部之间竖向距离不小于350mm,在花格砖墙主体上方浇筑二次浇灌混凝土层(即上挑耳),二次浇灌混凝土层分别与上支撑梁、花格砖墙主体顶部贴合;具体地,二次浇灌混凝土层与上支撑梁固结连接;二次浇灌混凝土层与花格砖墙主体顶部接触贴合。
[0009]还设置层间梁对花格砖墙进行支撑,层间梁与花格砖墙主体侧面贴合(其为接触贴合),层间梁位于上挑耳和下挑耳之间;还设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端部开第三圆孔,第三圆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支撑钢板与层间梁底部的预埋钢板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支撑钢板为多块,沿花格砖墙主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每块支撑钢板垂直于花格砖墙主体,支撑钢板一端位于相邻砖层之间的灰缝内,支撑钢板另一端与预埋钢板固定连接。本段中,一端指位于相邻砖层之间灰缝内的这部分支撑钢板;另一端指位于花格砖墙主体外侧的那部分支撑钢板,一端和另一端组成整块支撑钢板。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花格砖墙的砌筑工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浇筑形成底部支撑件(包括下支撑梁、下挑耳)以及上支撑梁,其中下挑耳内埋设竖向钢筋;2)下挑耳上表面涂水泥砂浆,先放底层的砖,底层的砖均穿过竖向钢筋,底层的砖与下挑耳上表面的水泥砂浆贴合并压紧,对底层所有砖的第一穿筋孔采用水泥砂浆灌实,一层砌筑完成;然后,在底层上表面某些位置涂水泥砂浆,放上新的一层的砖,这些砖也穿过竖向钢筋,新一层的砖与底层上表面的水泥砂浆贴合并压紧,对新的一层所有砖第一穿筋孔采用水泥砂浆灌实,新的一层砌筑完成;依此类推,完成所有砖层的砌筑;在砌筑过程中,沿竖向每隔8层砖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个砖层之间;3)完成上挑耳(即二次浇灌混凝土层)的浇筑。
[0012]优选地,一种花格砖墙的砌筑工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浇筑形成底部支撑件(包括下支撑梁、下挑耳)以及上支撑梁,其中下挑耳内埋设竖向钢筋;制备预先需浇筑成型的层间梁;2)下挑耳上表面涂水泥砂浆,先放底层的砖,底层的砖均穿过竖向钢筋,底层的砖与下挑耳上表面的水泥砂浆贴合并压紧,对底层所有砖的第一穿筋孔采用水泥砂浆灌实,一层砌筑完成;然后,在底层上表面某些位置涂水泥砂浆,放上新的一层的砖,这些砖也穿过竖向钢筋,新一层的砖与底层上表面的水泥砂浆贴合并压紧,对新的一层所有砖的第一穿筋孔采用水泥砂浆灌实,新的一层砌筑完成;依此类推,完成所有砖层的砌筑;在砌筑过程中,沿竖向每隔8层砖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个砖层之间;在砌筑过程中,设置层间梁对花格砖墙主体进行支撑,使支撑钢板被竖向钢筋穿过,使支撑钢板再与预先已浇筑成型的层间梁固定连接;预先已浇筑成型的层间梁即预先需浇筑成型的层间梁,两者都是层间梁9;3)完成上挑耳(即二次浇灌混凝土层)的浇筑。
[0013]上挑耳和上支撑梁组成上部支撑构件。
[0014]预先需浇筑成型的层间梁的制备方法如下:预先埋设好预埋钢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层间梁,此时预埋钢板与层间梁的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预埋钢板位于层间梁底部靠近花格砖墙主体的一端。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现有技术中花格砖墙根据建筑图样层层砌筑,砌体材料一般采用混凝土预制花格砖或普通烧结砖,花格墙尺寸较小,不能用于大面积砌筑,承载能力低,结构整体性能较差,地震作用下容易倒塌。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在花格砖墙砌体中增加配筋,形成钢筋网片,不仅能增加花格砖墙砌筑尺度,增大砌筑面积,还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强了地震下花格砖墙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延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花格砖墙透视图;图2为砖以及第一穿筋圆孔的示意图;图3为花格砖墙立面图;图4为花格砖墙剖面图(不含层间梁);图5为花格砖墙剖面图(含层间梁);图6为层间梁拉结节点图;图7为图6的A

A向剖视图;图8

9为花格砖墙的样式图;图10为层间梁、水平向拉结钢带、支撑钢板透视图;图11为水平向拉结钢带的示意图(示出第二穿筋圆孔);其中,1竖向钢筋,2水平向拉结钢带,3砖,31第一穿筋圆孔,4水泥砂浆层,5底层,6下挑耳,7上挑耳(二次浇灌混凝土层),81上支撑梁,82下支撑梁,9层间梁,91预埋钢板,92支撑钢板;所有图中尺寸单位均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0018]本专利技术中,花格砖墙即花格墙。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花格砖墙,在砖的两端设置第一穿筋孔,若干块砖组成若干砖层,所述的第一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沿竖向每隔一定距离(例如8个砖层)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个砖层之间的灰缝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在砖的两端设置第一穿筋孔,若干块砖组成若干砖层,所述的第一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沿竖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水平向拉结钢带,水平向拉结钢带上的第二穿筋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水平向拉结钢带敷设于相邻两砖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每个砖层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块砖组成;相邻砖层之间均有一定厚度的灰缝;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砖层、第二砖层、第三砖层

第n砖层,n为砖层的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穿筋孔为第一穿筋圆孔,第二穿筋孔为第二穿筋圆孔;第一穿筋圆孔的直径为20

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主体结构,所述的混凝土主体结构包括下支撑梁、与下支撑梁相连的从下方支撑花格砖墙主体的下挑耳、上支撑梁以及从上方支撑花格砖墙主体的上挑耳;下支撑梁、下挑耳、上支撑梁、上挑耳均沿着花格砖墙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花格砖墙主体即若干砖层;多段竖向钢筋连接形成一根竖向钢筋;每根竖向钢筋上端延伸至花格砖墙主体顶上方,下端延伸至下挑耳内;竖向钢筋的顶部与花格砖墙主体的顶部之间竖向距离不小于350mm,上挑耳采用二次浇灌混凝土层,二次浇灌混凝土层分别与上支撑梁、花格砖墙主体顶部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层间梁对花格砖墙进行支撑,层间梁与花格砖墙主体侧面贴合,层间梁位于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还设有支撑钢板,支撑钢板端部开第三圆孔,第三圆孔被竖向钢筋穿过,支撑钢板与层间梁底部的预埋钢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花格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钢板为多块,沿花格砖墙主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每块支撑钢板垂直于花格砖墙主体,支撑钢板一端位于相邻砖层之间的灰缝内,支撑钢板另一端与预埋钢板固定连接。7.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一种花格砖墙的砌筑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浇筑形成底部支撑件以及上支撑梁,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荣吕本成薛敬丞向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