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8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镜片,所述隐形眼镜镜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接触外边,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仓,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所述隐形眼镜镜片内部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所述隐形眼镜内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隐形眼镜药片浸泡于药液中吸收治疗药物,隐形眼镜内片与隐形眼镜外片贴合,将吸收后的隐形眼镜药片嵌入隐形眼镜药片仓内部,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与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贴合隐形眼镜药片,将隐形眼镜镜片戴入眼睛内后,隐形眼镜药片吸收的药物通过纳米微孔缓慢释放,随着眨眼被带到眼部各个位置,能够持续对眼部进行治疗。持续对眼部进行治疗。持续对眼部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

技术介绍

[0002]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病程可持续达2至3个月,常在发病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根据真菌在眼部感染中的不同致病作用,将其分为丝状菌和酵母菌两大类。
[0003]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亚急性经过,刺激症状较轻,伴视力障碍。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灰色,致密,外观干燥而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表面由菌丝和坏死组织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色隆起病灶(菌丝苔被),有时在角膜病灶旁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为机体对真菌的抗原、抗体反应,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面水肿皱折,可见灰白斑块状沉着物(内皮斑)。前房积脓,呈灰白色,黏稠或呈糊状。真菌穿透性强,进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时易引起真菌性眼内炎。
[0004]对于真菌性角膜炎需要及时的治疗通常采取内服药物,或是眼内滴液进行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持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镜片,所述隐形眼镜镜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接触外边,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仓,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所述隐形眼镜镜片内部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所述隐形眼镜内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所述隐形眼镜内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所述隐形眼镜外片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所述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内部设置有纳米微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和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之间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隐形眼镜药片仓和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均为隐形眼镜内片和隐形眼镜外片贴合组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位于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内片为含水量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的硅水凝胶材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外片为含水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
十五硅水凝胶材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为淀粉基吸水聚合物材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隐形眼镜镜片直径规格为十三毫米至十四毫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纳米微孔数量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于所述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中将隐形眼镜药片浸泡于药液中吸收治疗药物,将隐形眼镜内片与隐形眼镜外片贴合,将吸收后的隐形眼镜药片嵌入隐形眼镜药片仓内部,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与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贴合隐形眼镜药片,将隐形眼镜镜片戴入眼睛内后,隐形眼镜药片吸收的药物通过纳米微孔缓慢释放,随着眨眼被带到眼部各个位置,能够持续对眼部进行治疗。
[0018]2、本专利技术中含水量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硅水凝胶材质的隐形眼镜内片贴合眼球,能够有效增加舒适性,而含水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硅水凝胶材质的隐形眼镜外片处于外部,能够延长镜片干燥时间,保持镜片湿润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隐形眼镜镜片、2

隐形眼镜接触外边、3

隐形眼镜药片仓、4

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5

隐形眼镜内片、6

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7

隐形眼镜外片、8

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9

纳米微孔、10

隐形眼镜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镜片1,所述隐形眼镜镜片1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仓3,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3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4,所述隐形眼镜镜片1内部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5,所述隐形眼镜内片5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6,所述隐形眼镜内片5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7,所述隐形眼镜外片7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所述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内部设置有纳米微孔9。
[0025]实施例一
[0026]所述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6和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之间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10,所述隐形眼镜药片10为淀粉基吸水聚合物材质,所述隐形眼镜药片10位于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3内部。
[0027]实施例二
[0028]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隐形眼镜药片仓3和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4均为隐形眼镜内片5和隐形眼镜外片7贴合组成。
[0029]实施例三
[0030]所述隐形眼镜内片5为含水量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的硅水凝胶材质,所述隐形眼镜外片7为含水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硅水凝胶材质。
[0031]实施例四
[0032]所述隐形眼镜镜片1直径规格为十三毫米至十四毫米。
[0033]实施例五
[0034]所述纳米微孔9数量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于所述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内部。
[003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隐形眼镜药片10浸泡于药液中吸收治疗药物,将隐形眼镜内片5与隐形眼镜外片7贴合,将吸收后的隐形眼镜药片10嵌入隐形眼镜药片仓3内部,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6与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贴合隐形眼镜药片10,将隐形眼镜镜片1戴入眼睛内后,隐形眼镜药片10吸收的药物通过纳米微孔9缓慢释放,随着眨眼被带到眼部各个位置,能够持续对眼部进行治疗,且含水量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硅水凝胶材质的隐形眼镜内片5贴合眼球,能够有效增加舒适性,而含水量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硅水凝胶材质的隐形眼镜外片7处于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眼镜镜片(1)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仓(3),所述隐形眼镜药片仓(3)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4),所述隐形眼镜镜片(1)内部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5),所述隐形眼镜内片(5)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6),所述隐形眼镜内片(5)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7),所述隐形眼镜外片(7)一端设置有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所述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内部设置有纳米微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眼镜内片药片层(6)和隐形眼镜外片药片层(8)之间设置有隐形眼镜药片(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眼镜接触外边(2)、隐形眼镜药片仓(3)和隐形眼镜瞳孔接触片(4)均为隐形眼镜内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