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及板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87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梁以及设置于所述板梁下方的支座,所述防地震落梁结构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的连接端部处的连接座板结构;所述连接座板结构包括下座板和位于所述下座板上方的上座板;所述下座板的承载所述上座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横向限位齿,所述横向限位齿上套设有缓冲块,所述上座板在朝向所述下座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的沿顺桥方向设置的滑槽;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之间填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贯穿的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地震落梁发生率,具有减震、消能、防止变形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及板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梁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及板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都造成了非常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中,桥梁工程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一些落梁震害,直接切断震区交通生命线,震后救灾工作难以及时开展。特别在一些高烈度地区,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将发生较大的顺桥向位移,当位移超过允许值后将导致上部结构发生碰撞或者落梁震害。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6567325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防落梁及碰撞装置,包括盖梁、板式橡胶支座和桥梁上部结构;板式橡胶支座通过支座垫块固定在盖梁上,并支撑于桥梁上部结构的下方;桥梁上部结构的梁端处设置有多个呈刚性连接的横隔板,且两跨桥梁上部结构相邻梁端处的横隔板一一对应,每组对应的横隔板之间通过耗能构件和拉索连接。该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桥梁上部结构的相对变形,降低了落梁的可能性,但是,其将每组对应的横隔板之间通过耗能构件和拉索连接,不仅对材质的依赖过大,持久度低,抗地震能力差,而且不能有效应对横桥方向的地震变形位移,因此,其并不能显著降低地震落梁发生率。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显著降低地震落梁发生率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梁以及设置于所述板梁下方的支座,所述防地震落梁结构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的连接端部处的连接座板结构;
[0007]其中,所述连接座板结构包括下座板和位于所述下座板上方的上座板,所述下座板一体成型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板梁的连接端部的下部,所述上座板一体成型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中的另一个所述板梁的所述连接端部的上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梁对接时,所述上座板放置于所述下座板的上方,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梁对接固定;
[0008]所述下座板的承载所述上座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横向限位齿,所述横向限位齿上套设有缓冲块,所述上座板在朝向所述下座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的沿顺桥方向设置的滑槽;
[0009]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之间填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贯穿的安装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座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凹设有固定槽,所述横向限位齿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限位齿呈圆柱状,所述缓冲块上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齿上下贯穿的圆柱状通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呈折线形,折线形的所述缓冲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竖向缓冲部、水平缓冲部、以及第二竖向缓冲部;其中,所述第一竖向缓冲部填充于所述上座板与所述连接端部之间,所述水平缓冲部填充于所述上座板与所述下座板之间,所述第二竖向缓冲部填充于所述下座板与所述连接端部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所述第二竖向缓冲部通过粘性材料与所述下座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在所述水平缓冲部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不小于所述滑槽的横截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座板开设的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上座板的延伸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缓冲块均为橡胶材质。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板梁为始架梁时,所述始架梁的始架端为竖直断面,另一端为与所述下座板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端部;
[0018]在所述板梁为末架梁时,所述末架梁的末架端为竖直断面,另一端为与所述上座板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端部;
[0019]在所述板梁为中间梁时,所述中间梁的一端为与所述上座板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端部,另一端为与所述下座板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端部;
[0020]在所述中间梁为合拢梁时,所述合拢梁的两端均为与所述上座板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端部。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板梁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地震落梁结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地震落梁发生率,具有减震、消能、防止变形的作用;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座板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所述板梁顺桥和横桥方向上发生变形位移,对材料的依存度低,而且具有很好的持久度,与板梁本体的使用寿命相当;通过设置所述支座,在正常条件下,所述支座可以用于承受多跨板梁桥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的荷载;通过设置所述上下座板,可以应对顺桥方向地震变形位移,当桥面整体位移时,板梁桥一端脱离支座,由于相邻板梁端上下座板吻合,可以形成临时支撑,防止落梁,并且,在桥面整体位移且开裂时,所述上座板和所述下座板可提供一定的变形量;通过设置所述横向限位齿、所述缓冲块、以及所述滑槽,可以应对横桥方向的地震变形位移,保证相邻梁端铰接,并起缓冲作用,提供一定的偏角幅度;通过设置所述缓冲板,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板梁出现挤压变形;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能用于高地震烈度地区多跨空心板、小箱梁桥设计,以及活动断裂带多跨空心板、小箱梁桥设计,对施工设备没有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实施例中防地震落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拆解状态下防地震落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支座);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下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缓冲块);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下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缓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缓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始架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末架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中间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合拢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板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支座和缓冲板);
[003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板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支座和缓冲板);
[0038]附图标号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跨板梁桥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梁以及设置于所述板梁下方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地震落梁结构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的连接端部处的连接座板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座板结构包括下座板和位于所述下座板上方的上座板,所述下座板一体成型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板梁的连接端部的下部,所述上座板一体成型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中的另一个所述板梁的所述连接端部的上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梁对接时,所述上座板放置于所述下座板的上方,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板梁对接固定;所述下座板的承载所述上座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横向限位齿,所述横向限位齿上套设有缓冲块,所述上座板在朝向所述下座板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的沿顺桥方向设置的滑槽;相邻两个所述板梁之间填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齿和所述缓冲块贯穿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凹设有固定槽,所述横向限位齿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齿呈圆柱状,所述缓冲块上开设有供所述横向限位齿上下贯穿的圆柱状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地震落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呈折线形,折线形的所述缓冲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竖向缓冲部、水平缓冲部、以及第二竖向缓冲部;其中,所述第一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震宇叶爱君易书月陈骅伟唐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