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仪泉专利>正文

复合式隐形的防伪商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72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含有感压粘胶层和隐形标识层的复合式隐形防伪商标,其特征是该防伪商标还包括纸面层(1)、离形层(2)和底护膜(5),标识层(3)的基膜面连接离形层(2)、离形层(2)连接于纸面层(1),标识层(3)的文字、图形面接连感压粘胶层(4)、粘胶层(4)再连接底护膜(5)。(*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商品标志,具体地系一种多层复合式结构的隐形防伪商标。现有的防伪商标多是采用在纸或塑性膜等基料上印制热敏式隐形标识,或再在底面涂自粘胶所组成。在使用时需用火烧或加热商标显形来分辨商品的真伪。因此,该商标不能用于纸制品及易燃物品等,其应用受到限制,且防伪性差,使用不便。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防伪商标,实现其结构新颖、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地分辨伪冒商品。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以纸为面层,在纸上涂饰离形层,再在离形层上接连标识层,标识层连接感压粘胶层,最后在粘胶层底面覆连护膜组成为多层复合的隐形防伪商标。标识层由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以丁酮制成塑料基膜,再在基膜上用油墨印制文字、图形所组成。使用时,揭掉底面护膜,将商标通过其感压胶粘贴于商品或商品包装物上。需要时,只需揭开纸面层便显露出标识,从而达到防抄假冒,保护产品。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多层复合式隐形结构,将商品标识夹隐于复层中间,外观不显露文字和图形,其结构新颖、防伪性强,仅能一次使用,可有效地防止和辨别假冒产品,且使用安全简便,应用范围广。它适用于塑料、玻璃、金属等物品,特别是纸制品,系一种新型的防伪商标。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放大的局部俯视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由纸面层(1)、离形层(2)、标识层(3)、感压粘胶层(4)及底护膜(5)所组成。纸面层(1)底面连接离形层(2)、离形层(2)连接标识层(3),标识层(3)连接感压粘胶层(4),粘胶层(4)底面覆盖护膜(5)。标识层(3)是由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配加丁酮制成塑料基膜,再在基膜上印制所需的文字、图形所组成。标识层(3)的基膜面连接离形层(2),文字或图形面连接感压粘胶层(4)。本技术的纸面层(1)为白纸或色纸;离形层(2)是由环乙酮、甲基乙基甲酸和甲基异丁基甲酮配合制成的涂层;底护膜(5)为石蜡型离形纸或塑料膜。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感压粘胶层和隐形标识层的复合式隐形防伪商标,其特征是该防伪商标还包括纸面层(1)、离形层(2)和底护膜(5),标识层(3)的基膜面连接离形层(2)、离形层(2)连接于纸面层(1),标识层(3)的文字、图形面接连感压粘胶层(4)、粘胶层(4)再连接底护膜(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商标,其特征是离形层(2)是由环乙酮、甲基乙基甲酸和甲基异丁基甲酮配合组成的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商标,其特征是底护膜(5)为石蜡型离形纸或者塑料薄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隐形的防伪商标,它由纸面层、离形层、标识层、感压粘胶层及底护膜复合而成。防伪标识夹隐于复层中间,其结构新颖、使用安全简便、能有效地辨别假冒产品。它适用于塑料、玻璃、金属等物品,特别是纸制品能广泛应用,系一种新型的防伪商标。文档编号G09F3/10GK2243107SQ9424551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魏仪泉, 范国忠 申请人:魏仪泉, 范国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仪泉范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魏仪泉范国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