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粪便节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671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城市建筑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粪便节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主体结构包括:叶片轮、固体输送管、固体排污池、液体排污池、过滤用小石子和内循环管子;叶片轮安装在楼宇总排污管的下方;固体输送管设置在叶片轮的左下方,固体输送管的底部与固体排污池连接;固体排污池内含有超高温加热系统;液体排污池位于叶片轮的正下方,液体排污池分上下两层;内循环管子底端与液体排污池的下层连通,顶端与各楼层的卫生间供水管道连通;该系统既对卫生间的排污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又对二者分别处理实现回收再利用,其分离方法简单、有效、快速,科学合理,其回收再利用率高,提高了楼宇的能源回收,有益于城市发展。发展。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粪便节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城市建筑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方法,有效的将卫生间排放物进行固体和液体的分类,并且给予回收再利用,在后台对居民进行统计,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该专利技术实用有效,有益于城市发展。

技术介绍

[0002]抽水马桶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进水管、出水管、渗水管、水塞(进水和出水)、浮球、放水旋钮及杠杆、补水机关、水箱、便池(便池有连通水箱的弯管)。抽水马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将水的势能转换为水的动能,从而裹挟着排泄脏物进入下水管道。
[0003]中国专利CN201720996026.5公开了一种住宅楼房内的粪便回收装置,其装置是设计在楼房单元墙体最下面、地表面外侧的地下,是由左右单元楼墙体(1)、左右座便器下水管(2)、输粪总管(3)、地表面(4)、下水道(5)、左右单向出水滤阀管(6)、储粪罐1、2(7、9)、闸阀总成1、2(8、10)几大部分组成,工作原理是:生活在住宅楼内的居民每天都在任一时间内使用座便器,粪便随时可进入到左右输粪总管(3)内、经弯头(3

1)、粪管道(3

2)、进入接粪方管(8

1),根据闸门(8

4)的插入情况而定,插左边闸槽内,粪便向右流入右边储粪罐;插右边槽内粪便向左流入左边储粪罐,闸门及储粪罐左右设计是为不影响居民随时使用座便器;中国专利CN201620943892.3公开了一种楼宇排污管道,在多层楼宇中贯穿各层分别设有尿液总管和粪便总管,所述尿液总管和粪便总管的底端分别通过尿管总接头和粪便管总接头各自以连接管分别连接到尿液收集桶和粪便收集桶,配合粪尿分离便器,将粪尿分别收集,以便高效处理成宝贵的有机资源;连通各户卫生间的分支管道以直管斜向连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置管道臭气排出管道;中国专利CN201220121495.X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层楼房建筑内的蚯蚓堆肥型免水生态厕所,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建于居民楼内每家的厕所间,厕所间内安装了座便器或蹲便器及用于将尿液和粪便分开的机械传输装置,粪便通过机械传输装置送入位于厕所间内的传输间并坠入导粪装置,并通过导粪管进入排粪道,2、建于居民楼外的排粪道,用于将粪便送入堆肥间并排出厕所间及堆肥间内的异味,3、建于每栋楼底层半埋入地下的公用堆肥间,将通过排粪道排入的粪便由蚯蚓分解成可作为天然肥料的堆肥。
[0004]超高温为相对的,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一般高温和超高温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在超高温下,物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原子由于其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离子。物质的这一状态称为物质的第四状态,即等离子体。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释放更大核能,称为聚变。
[0005]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技术没有将楼宇智能化和马桶排污,以及楼内能源回收利用结合到一起,因此设计一种楼宇排污分类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回收方法,该方法不仅对排污进行分类,并且有效的对其循环利用,后台进行数据统计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该专利技术实用有效,有益于实现,利于城市发展,很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系统和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位于楼宇底部,其主体结构包括:叶片轮、固体输送管、固体排污池、液体排污池、过滤用小石子和内循环管子;叶片轮安装在楼宇总排污管的下方,总排污管的污物来源为各楼层的马桶排出物,从排污管流出的污物正好能够落在叶片轮的叶片上,叶片轮具有多个叶片,叶片为网状结构,叶片轮能够逆时针匀速转动;固体输送管设置在叶片轮的左下方,固体输送管的底部与固体排污池连接;固体排污池内含有超高温加热系统;液体排污池位于叶片轮的正下方,液体排污池分上下两层,中间用过滤用小石子进行隔离,液体排污池的下层侧面底部设置有内循环管子;内循环管子底端与液体排污池的下层连通,顶端与各楼层的卫生间供水管道连通。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方法,主要步骤包括:
[0009]S1、楼宇内居民正常如厕后,污物从各户马桶排出到楼宇的总排污管;
[0010]S2、污物从总排污管掉落到叶片轮的叶片上,叶片轮保持匀速逆时针转动,液体污物通过叶片的网状结构和叶片轮的转动引流落入液体排污池;
[0011]S3、液体排污池的上下两层之间为过滤层,从叶片轮落下的液体污物先进入液体排污池的上层,经过滤后进入液体排污池的下层,下层的过滤液体通过内循环管子抽入楼宇的卫生间供水系统,循环使用;抽入量能够监测;
[0012]S4、叶片轮叶片上的固体污物通过叶片的转动从叶片上落入固体输送管,污物通过固体输送管进入固体排污池;
[0013]S5、固体排污池内的超高温加热系统将固体污物加热成粉末状态,取出并称量粉末态污物,将粉末态污物的重量人工或自动输入楼宇智能管理后台;取出的粉末态污物送至单独的存放点进行存放,用作植物肥料使用。
[0014]所述固体输送管为倾斜的管道或履带。
[0015]所述叶片轮的叶片上还设置有小型履带,用于输送固体污物到固体输送管内;叶片轮还具有自动清洗功能。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既对卫生间的排污中的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又对二者分别处理实现回收再利用,其分离方法简单、有效、快速,科学合理,其回收再利用率高,提高了楼宇的能源回收,有益于城市发展。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楼宇粪便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位于楼宇底部,其主体结构包括:叶片轮3、固体输送管4、固体排污池5、液体排污池6、过滤用小石子7和内循环管子8;
叶片轮3安装在楼宇总排污管2的下方,总排污管2的污物来源为各楼层的马桶排出物,从排污管2流出的污物正好能够落在叶片轮3的叶片上,叶片轮3具有多个叶片,叶片为网状结构,叶片轮3能够逆时针匀速转动;固体输送管4为倾斜的管道或履带,设置在叶片轮3的左下方,固体输送管4的底部与固体排污池5连接;固体排污池5内含有超高温加热系统;液体排污池6位于叶片轮3的正下方,液体排污池6分上下两层,中间用过滤用小石子7进行隔离,液体排污池6的下层侧面底部设置有内循环管子8;内循环管子8底端与液体排污池6的下层连通,顶端与各楼层的卫生间供水管道连通。
[0021]所述叶片轮3的叶片上还设置有小型履带,用于输送固体污物到固体输送管4内;叶片轮3还具有自动清洗功能;叶片轮3的转速由楼宇管理后台控制,根据排污量的大小进行调整。
[0022]所述超高温加热系统与固体排污池5一体化设计,超高温加热系统的启用时间可设置为每使用一次马桶就加热一次,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粪便节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主体结构包括:叶片轮、固体输送管、固体排污池、液体排污池、过滤用小石子和内循环管子;叶片轮安装在楼宇总排污管的下方;固体输送管设置在叶片轮的左下方,固体输送管的底部与固体排污池连接;固体排污池内含有超高温加热系统;液体排污池位于叶片轮的正下方,液体排污池分上下两层;内循环管子底端与液体排污池的下层连通,顶端与各楼层的卫生间供水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粪便节能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使用方法主要步骤包括:S1、楼宇内居民正常如厕后,污物从各户马桶排出到楼宇的总排污管;S2、污物从总排污管掉落到叶片轮的叶片上,叶片轮保持匀速逆时针转动,液体污物通过叶片的网状结构和叶片轮的转动引流落入液体排污池;S3、液体排污池的上下两层之间为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仪肖斐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