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6661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一氧化碳(CO)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其对血红蛋白的强亲和力,传统上被认为是有毒物质(L.K.Weaver,N.Engl.J.Med.,2009,360,1217

1225)。然而,近年来,科学证据表明,CO与一氧化氮(NO)、硫化氢(H2S)一样,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气体递质,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Wattel,R.Favory,S.Lancel,R.Neviere,D.Mathieu,Bull.Acad.Natl.Med.,2006,190,1961

1975;L.Y.Wu,R.Wang,Pharmacol.Rev.,2005,57,585

630)。例如:CO参与血管舒张、抗凋亡、抗炎和神经传递。此外,CO代谢异常和许多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炎症、心力衰竭等(D.R.Premkumar,M.A.Smith,P.L.Richey,R.B.Petersen,R.Castellani,R.K.Kutty,J.Neurochem.,1995,65,1399

1402;R.A.Schroeder,C.A.Ewing,J.V.Sitzmann,P.C.Kuo,Dig.Dis.Sci.,2000,45,2405

2410;I.T.Lee,S.F.Luo,C.W.Lee,S.W.Wang,C.C.Lin,C.C.Chang,Y.L.Chen;Am.J.Pathol.,2009,175,519

532;V.S.Raju,N.Imai,C.S.Liang,J.Mol.Cell.Cardiol.,1999,31,1581

1589)。由于一氧化碳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开发一种适合于细胞中CO含量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0003]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检测方法,荧光探针具有方便、灵敏和无创等优点。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检测CO的荧光探针,但这些探针与CO反应后,所释放出的荧光信号都不能够在细胞中精准成像。因为这些探针与CO反应后释放出的荧光团具有溶解性,从而会很快从作用位点扩散开来,释放出的荧光信号甚至会渗透至细胞外部,导致荧光成像范围太大,不能做到精准原位成像(X.Chen,Y.Zhou,X.Peng,Chem.Soc.Rev.,2010,39,2120

2135;X.Li,X.Gao,W.Shi,H.Ma,Chem.Rev.,2014,114,590

659)。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在细胞以及活体中提供CO原位荧光成像的探针仍然是一个挑战。
[0004]HPQ是一种固态荧光团,能发射出强烈的固态荧光,具有抗扩散性,可以做到精准原位成像。基于HPQ合成的固态荧光探针已经成功用于呋喃、次氯酸(ClO

)、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γ

谷氨酰转肽酶(GGT)、氨基肽酶N(APN)的检测(K.Li,X.X.Hu,H.W.Liu,S.Xu,S.Y.Huan,J.B.Li,T.G.Deng,X.B.Zhang,Anal.Chem.,2018,90,11680

11687;L.Zhou,D.Q.Lu,Q.Wang,S.Hu,H.Wang,H.Sun,X.Zhang,Spectrochim.Acta.A Mol.Biomol.Spectrosc.,2016,166,129

134.H.W.Liu,K.Li,X.X.Hu,Angew.Chem.Int.Ed.,2017,56,11788

11792;Z.Li,T.B.Ren,X.X.Zhang,S.Xu,X.Y.Gong,Y.Yang,G.L.Ke,L.Yuan,X.B.Zhang,Anal.Chem.,2021,93,2235

2243;J.Ou

Yang,Y.F.Li,P.Wu,ACS sens.,2018,3,1354

1361;Y.Liu,C.Xu,H.W.Liu,L.Teng,S.Huan,L.Yuan,X.B.Zhang,Anal.Chem.,2021,93,6463

6471)。但是,这些固态荧光探针的波长都很短,限制了它们在生物体的应用。因此,开发波长更长的固态荧光探针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所提出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提供了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7]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合成步骤如下:
[0008]1)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1当量的3

(7


‑4‑


3,4

二氢喹唑啉)
‑4‑
羟基苯甲醛和0.8~1.2当量的1

乙基
‑2‑
甲基喹啉溶解于10~20mL乙腈中,加入0.1~0.5mL哌啶,随后,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60~90℃反应12~18h,停止反应,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紫色固体粗产物,然后,将产物溶解于CH2Cl2中,用饱和食盐水反复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粗产物采用体积比为100:1~100:10的CH2Cl2/CH3OH洗脱剂进行柱层析,得到红褐色固体化合物HPQ

MQ

OH。
[0009]2)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0~5℃冰浴下,将1当量的化合物HPQ

MQ

OH溶解于10~20mL干燥的二氯甲烷中,加入1.5~2.5当量的三乙胺,0~15min后,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9~12当量的烯丙基氯甲酸酯,接着,在冰浴下搅拌0~5h溶液变颜色,然后,升温到室温搅拌反应10~15h,停止反应,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品用二氯甲烷洗脱剂进行柱层析,得到褐色固体产物,即为固态荧光探针HPQ

MQ

CO。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具有优良的光谱性能。首先,研究该探针的荧光光谱性质。探针本身仅显示出微弱的荧光,当加入Pd
2+
和CO后在650nm处检测到强烈的荧光信号。且荧光信号强度随CO浓度增大而不断增强;该探针的检测范围为0.1μM到100μM,检测限为0.035μM。这说明该探针可以高灵敏的检测CO。接着,研究探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针本身显示出微弱的吸收峰,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HPQ

MQ

CO,其结构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一氧化碳的固态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如下:1)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1当量的3

(7


‑4‑


3,4

二氢喹唑啉)
‑4‑
羟基苯甲醛和0.8~1.2当量的1

乙基
‑2‑
甲基喹啉溶解于10~20mL乙腈中,加入0.1~0.5mL哌啶,随后,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60~90℃反应12~18h,停止反应,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紫色固体粗产物,然后,将产物溶解于CH2Cl2中,用饱和食盐水反复萃取三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粗产物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艳付贵勤夏雨桑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