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661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属于聚酯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熔体管道本体以及循环泵,夹套管道外侧壁上沿熔体管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出入口以及第二出入口,第一出入口以及第二出入口分别与同一循环泵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闭环通路,夹套管道内填充有导热油,熔体管道内腔填充有清洗液,熔体管道本体的两端通过辅助管道首尾相连通形成第二闭环通路,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上均设置有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及的熔体管道清洗装置通过循环泵,使得导热油能够相对集中的为熔体管道进行供热,再配合双闭环系统以及清洗器,极大的提高了熔体管道的清洗效率。提高了熔体管道的清洗效率。提高了熔体管道的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属于聚酯薄膜制备


技术介绍

[0002]在BO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实践中,工艺人员经常会对铸片内的“晶点”、“焦料”、“未熔物”没有有效的消除方法,这些片材内的缺陷,最终只有通过清洗熔体管道才能解决。
[0003]目前行业内较多采用的清洗方法,一是将熔体管道浸入盛满三甘醇的容器,再用明火加热,二是将管道一端用法兰密封,一端接法兰连接管道灌入三甘醇(三甘醇即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清洗液),夹套内灌入导热油,管道外部安装加热器加热,第一种方法的弊端是所需三甘醇较多、费用高,温度不受控制,有一定的危险;第二种方法虽然温度有控制,但温度采集点不是与所有的加热器在一起,控制精度不高,而且熔体管道内三甘醇及夹套内导热油都是不流动的,会造成受热不均匀,管道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它解决了熔体管道清洗过程出现的清洗液用量过多或者的受热不均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包括熔体管道本体以及循环泵,所述熔体管道本体包括熔体管道以及熔体管道外套设的夹套管道,所述夹套管道外侧壁上沿熔体管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出入口以及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一出入口以及第二出入口分别与同一循环泵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闭环通路,所述夹套管道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熔体管道内腔填充有清洗液,所述熔体管道本体的两端通过辅助管道首尾相连通形成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二闭环通路上的熔体管道内腔中放置有清洗器,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上均设置有泵机,所述辅助管道的侧壁为可封堵结构,所述清洗器由辅助管道侧壁上的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二闭环通路,所述清洗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清洗器沿自身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固定环、伸缩环、导油罩以及收口环,所述固定环通过伸缩环与导油罩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环为弹性可拉伸结构,所述导油罩为硬质喇叭结构,导油罩的扩口端与伸缩环固定连接,所述导油罩的收口端与收口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上的面向伸缩环的一侧环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收卷结构,所述收卷结构与所述伸缩环相接触,所述清洗器的固定环到收口环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泵机的输送方向相同。
[000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熔体管道与夹套管道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置有用于调整熔体管道以及夹套管道之间距离的升降电机。
[0007]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熔体管道与夹套管道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外包覆片材,所述片材于支撑块外合围形成横截面为菱形的支撑套。
[000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上环向设置有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匹
配抵压在所述熔体管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匹配抵压在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环外侧壁内设置有压敏传感器。
[000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定环内填充有用于矫正整个清洗器于熔体管道内位置的配重物。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及的管道清洗装置利用循环泵使得导热油得以流通,循环泵在循环的过程中对当前的第一闭环通路内的导热油进行循环加热,从而使得导热油的温度整体相对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再配合第二闭环通路内的清洗器对熔体管道内腔的清洗液进行扰流,对熔体管道上的冗待清洗的区域进行相对集中的清洗,从而提高熔体管道清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闭环通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管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环一端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熔体管道1、夹套管道2、第一出入口3、第二出入口4、辅助管道5、泵机6、循环泵7、支撑块8、片材9、固定环10、伸缩环11、导油罩12、收口环13、收卷结构14、弹片15、压敏传感器16、防磨球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4]如图1

8所示,一种熔体管道1清洗装置,包括熔体管道1本体以及循环泵7,所述熔体管道1本体包括熔体管道1以及熔体管道1外套设的夹套管道2,所述夹套管道2外侧壁上沿熔体管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出入口3以及第二出入口4,所述第一出入口3以及第二出入口4分别与同一循环泵7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闭环通路,所述夹套管道2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熔体管道1内腔填充有清洗液,所述熔体管道1本体的两端通过辅助管道5首尾相连通形成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二闭环通路上的熔体管道1内腔中放置有清洗器,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上均设置有泵机6。
[0015]所述辅助管道5的侧壁为可封堵结构,所述清洗器由辅助管道5侧壁上的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二闭环通路,所述清洗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清洗器沿自身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固定环10、伸缩环11、导油罩12以及收口环13,所述固定环10通过伸缩环11与导油罩1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环11为弹性可拉伸结构,所述导油罩12为硬质喇叭结构,导油罩12的扩口端与伸缩环11固定连接,所述导油罩12的收口端与收口环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0上的面
向伸缩环11的一侧环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收卷结构14(收卷结构14的动力部

电机,位于固定环10内,电机输出端上套设有辊轴),所述收卷结构14与所述伸缩环11相接触(收卷结构14将伸缩环11部分收卷于固定环10内腔侧壁上,清洗器由于为漏斗结构,所以固定环10、导油罩12、伸缩环11、收口环13中部为一条通路,供清洗液流通),所述清洗器的固定环10到收口环13的连线方向与所述泵机6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固定环10外侧壁上环向设置有若干个弹片15(弹片15自身为弯折结构,弹片15的两端经按压靠近后能够回弹至初始距离),所述弹片15的一端匹配抵压在所述熔体管道1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弹片15的另一端匹配抵压在所述固定环10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环10外侧壁内设置有压敏传感器16;所述固定环10内填充有用于矫正整个清洗器于熔体管道1内位置的配重物,配重物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清洗器在移动过程中的转动,此处的配重物取自不倒翁原理“重心越低越稳定”,即配重物固定在清洗器固定环10内腔底部区域,在收卷结构14收卷或者释放伸缩环11的过程中,清洗器的固定环10部分发生的角度偏转较小,配重物设置起到了降低清洗器转动的效果。
[001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泵机6以及循环泵7的协作,使得夹套管道2内的导热油能够为熔体管道1的各处进行集中的供能。
[0017]所述熔体管道1与夹套管道2之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体管道清洗装置,包括熔体管道(1)本体以及循环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管道(1)本体包括熔体管道(1)以及熔体管道(1)外套设的夹套管道(2),所述夹套管道(2)外侧壁上沿熔体管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出入口(3)以及第二出入口(4),所述第一出入口(3)以及第二出入口(4)分别与同一循环泵(7)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闭环通路,所述夹套管道(2)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熔体管道(1)内腔填充有清洗液,所述熔体管道(1)本体的两端通过辅助管道(5)首尾相连通形成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所述第二闭环通路上的熔体管道(1)内腔中放置有清洗器,所述第一闭环通路以及第二闭环通路上均设置有泵机(6),所述辅助管道(5)的侧壁为可封堵结构,所述清洗器由辅助管道(5)侧壁上的出入口进入所述第二闭环通路,所述清洗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清洗器沿自身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固定环(10)、伸缩环(11)、导油罩(12)以及收口环(13),所述固定环(10)通过伸缩环(11)与导油罩(1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环(11)为弹性可拉伸结构,所述导油罩(12)为硬质喇叭结构,导油罩(12)的扩口端与伸缩环(11)固定连接,所述导油罩(12)的收口端与收口环(1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凯洁胡国标景旭冯政
申请(专利权)人:邦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