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底泥生态修复领域,涉及一种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沉积在底泥中成为内源性污染。由于部分污染物在底泥中会发生缓释,即使对外源性污染进行控制,内源性污染底泥对水体水质仍然具有危害性。研究表明,内源污染与水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尤其当底泥中存在重金属及难分解有机污染物时,还会随着食物链进行富集,最终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底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原位处置的思路是通过隔绝、固化以及分解等手段避免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避免大规模底泥开挖,有效节省工程费用。
[0003]在CN101323497A中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底泥掩蔽方法,该方法将红土、粉煤灰、石灰混合后掺杂沉水植物种子栽入水中,利用粉煤灰对磷的吸附对底泥进行钝化,利用萌发的沉水植物对水中、底泥中营养物质进行脱除。但是该方法掺杂的种子成活率较低,且粉煤灰带有一定重金属,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在公开号是CN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敷设在待修复底泥(5)上的沉水植物种植层(3)、有机物隔离层(2)以及微电池反应层(1);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层(3)上种植有沉水植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池反应层(1)的敷设厚度与待修复底泥(5)的厚度呈正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池反应层(1)的敷设厚度是1~1.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浅层水体中底泥的原位生态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幸悦,黄羽,袁文博,杜孝天,邹冰冰,王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