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燃煤电厂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检测计算精准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发电厂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燃煤电厂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检测计算精准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煤电厂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是用(入口浓度
‑
出口浓度)
÷
入口浓度来计算,氨逃逸率是通过测定出口烟气中氨气的体积分数来得到,这个算法本身是科学的,但由于脱硝装置的喷氨本身就存在不均匀性(图3所示,大部分电厂经过多轮次的喷氨优化后,出口NOx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依旧在10%
‑
20%左右),且大多数燃煤电厂的脱硝出口CEMS测点具有单一性,这就导致了CEMS仪表测得的数值代表性较差(与实际值或高或低),并不能如实反映出口烟道全截面的实际浓度,因此引用此数据所计算出来的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会与真实效率差异较大,准确度不高。这造成多数电厂实际脱硝效果并不理想,被“虚高效率”蒙蔽,不能及时有效调节,导致缴纳更多的环保税或考核金额;个别电厂运行中环保效率本来符合标准,却被错误的数据测量值计算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提升燃煤电厂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检测计算精准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脱硝反应器的进口烟道(3)和烟道主体(1)中依次布置转向导流装置(4)、整流栅(5)和催化剂层(6);所述进口烟道(3)水平地连接于所述烟道主体(1)竖直方向顶部,所述转向导流装置(4)设置于所述进口烟道(3)和所述烟道主体(1)相连接区域;所述催化剂层(6)为多层且上下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烟道主体(1)中,所述整流栅(5)设置于所述烟道主体(1)中且位于所述催化剂层(6)上方;S2.在所述烟道主体(1)中的所述催化剂层(6)下方设置CEMS测点(7);S3.在在所述烟道主体(1)中的所述催化剂层(6)和所述CEMS测点(7)之间的位置设置烟气混合栅(8)或静态混合器,所述烟气混合栅(8)呈网格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所述烟气混合栅(8)或所述静态混合器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烟道主体(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栅(8)或所述静态混合器与最低位置的所述催化剂层(6)之间的距离为1
技术研发人员:曲震,宋振梁,史春,丛述广,郝建宽,蒋立军,静锴,肖永国,赵广宇,唐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大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