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汽车的安全、节能和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汽车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能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般采用高强钢可以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能,但是高强钢采用传统冷冲压方式存在回弹大、成形困难等问题。在此情况下,热冲压技术便应运而生。其中,热冲压技术通过奥氏体化处理、高温成形和快速冷却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产品高强度,提高了产品成形性能且回弹较小。
[0003]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若采用裸板热成形钢,为避免产生氧化铁皮和脱碳,需在加热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如氮气或氩气等,但是在出炉送料和热冲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氧化,产生的氧化铁皮既降低了模具和板料间的热交换系数对产品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又增大了板料与模具间的摩擦系数,加剧了模具磨损。更重要的是,裸板热冲压零件为保证良好的表面质量一般需抛丸处理,抛丸处理降低了零件尺寸精度。为避免以上问题,涂覆涂层的热成形钢成为目前市场主流产品,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涂层的Hunter L、a、b颜色空间中的L、a、b的数值和合金化工艺窗口相结合的方法判断涂层的合金化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42时,涂层为欠合金化;在预涂覆涂层厚度大于等于3μm小于等于19μm时,当L≤35且a≤1和b≤1时,涂层为合适的合金化或欠合金化;当35<L<42且a≤1和b≤1时,涂层为欠合金化或过合金化;当L<42且a>1或b>1时,涂层为过合金化;在预涂覆涂层厚度大于19μm小于等于33μm时,当L≤35且a>1或b>1时,涂层为欠合金化;当L<42且a≤1和b≤1时,涂层为合适的合金化;当35<L<42且a>1或b>1时,涂层为欠合金化或过合金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判断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涂覆涂层厚度大于等于3μm小于等于19μm时,当L≤35且a≤1和b≤1时和当35<L<42且a≤1和b≤1时,根据合金化工艺窗口来判断涂层合金化程度;如果合金化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低于合金化工艺窗口限定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则涂层为欠合金化;如果合金化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都在合金化工艺窗口之内,则涂层为合适的合金化;如果合金化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高于合金化工艺窗口限定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则涂层为过合金化;在预涂覆涂层厚度大于19μm小于等于33μm时,当35<L<42且a>1或b>1时,判断涂层为欠合金化或过合金化的方法为:如果合金化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低于合金化工艺窗口限定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则涂层为欠合金化,如果合金化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高于合金化工艺窗口限定的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则涂层为过合金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由预涂覆铝或铝合金涂层钢板经加热后由预涂覆涂层与基础钢相互扩散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涂层的镀覆液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Si 8~11%、Fe 2~4%,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6.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判断铝或铝合金涂层合金化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合金化程度为合适的合金化时,在预涂覆涂层厚度大于等于3μm小于等于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龙,葛浩,陈忠,陈德顺,崔磊,晋家春,李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