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5951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有机基体材料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所述有机基体材料为琼脂糖、聚乙烯醇或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将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充分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光致变色材料水溶液;加入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溴氧铋、氯氧铋、三氧化钨、三氧化钼或钼酸铵中的一种;将混合液与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可擦重写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所得可擦重写介质能够快速变色,且循环性能优良,柔性高并且能够自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具有较大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属于智能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专利技术之一,自西汉的蔡伦专利技术以来,纸张就成为信息的最主要载体,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媒体时代,进而忽视了纸张的作用。恰恰相反的是,全球纸张消费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两倍,不少企业的大部分信息目前仍记录在纸面上。遗憾的是,大部分印刷纸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只在阅读一次后就会被丢弃;这不仅引起了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能够反复多次书写,不需要额外的油墨进行印刷的可擦重写介质,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替代品。
[0003]自19世纪Fritsche观察到并四苯在空气和光的作用下,能够由黄色变为无色,而后在热作用下又可以恢复黄色,光致变色现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1940年以来,为了弄清楚变色的机理,即变色过程中化合物发生的变化、反应后物质的结构变化以及中间过渡态的形成,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光致变色(photochromism)。光致变色材料的出现,为能够反复多次书写,不需要额外的油墨进行印刷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0004]王文寿等人报道了一种二氧化钛/亚甲基蓝/水光致变色体系,通过在二氧化钛/亚甲基蓝/水光致变色体系添加高分子材料羟乙基纤维素(HEC),羟乙基纤维素中的羟基可以与亚甲基蓝分子结构中的

N(CH3)2形成氢键作用,达到稳定其分子的效果。(参考文献“W.Wang,M.Ye,L.He,Y.Yin,Nanocrystalline TiO2‑
Catalyzed Photoreversible Color Switching,Nano Lett.14(2014)1681

1686.”)然而,因为材料的限制,显色单元亚甲基蓝在变色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被破坏,该可擦重写体系循环次数只能达到10次左右,还不能满足多次书写的要求,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0005]关于光致变色可擦重写介质也有一些专利报道,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446146A公布了一种具备光致变色特性的水凝胶。其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化学交联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和引发剂过硫酸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入助剂四甲基乙二胺;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置于30℃~40℃的烘箱中反应1~3h;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最终制得光致变色水凝胶前体水凝胶;(b)将(a)步骤中制备好的前体水凝胶浸泡在钼酸铵溶液中并轻微搅拌,浸泡2~4h后将水凝胶取出,最终制得具备光致变色特性的水凝胶。该方法制备的水凝胶步骤繁琐,在成膜过程中需要加入交联剂、引发剂等材料,不够环保,同时交联过程中容易交联不均匀,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因为合成方法的缘故,所得水凝胶的变色性能以及循环能力并不优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所得可擦重写介质能够快速变色,且循环性能优良,柔性高并且能够自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9](1)将有机基体材料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所述有机基体材料为琼脂糖、聚乙烯醇或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0010](2)将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充分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光致变色材料水溶液;加入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溴氧铋、氯氧铋、三氧化钨、三氧化钼或钼酸铵中的一种;
[0011](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与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加热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可擦重写介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基体材料的质量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30)g/mL。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溶解温度为80

120℃,溶解时间为0.5

1h。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质量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20~35):1mg/mL。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醇类溶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的醇类溶剂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4)。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中的有机基体材料和混合液中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质量比为(1

9):1。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80

100℃,时间为0.5

1h。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模具的材质为玻璃、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金属。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与有机基体材料复合,制备了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会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颜色褪去,同时会在空气的氧化中颜色恢复。由于不需要添加有机染料作为显色单元,大大提高了可擦重写介质的抗老化性以及抗化学腐蚀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特定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变色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衰减,所以有效的增加了可擦重写介质的循环性能。本专利技术特定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可以与本专利技术特定的有机基体材料紧密结合,既可以依靠有机基体材料以及材料中的水分促进颜色的恢复,同时避免了有机染料常出现的染料泄露的问题。在成膜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有机基体材料具有冷却成膜的特性,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交联剂与引发剂,成膜迅速,平整度高,同时可以制成大尺寸的可擦重写介质,安全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在合成过程中添加了乙二醇或者丙三醇作为抗冻保水剂,有效的降低了凝胶膜等材料经常出现的失水问题,促进了颜色的恢复,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特定的有机基体材料具有出色的柔性以及自支撑能力,并且因为特殊的成膜方法,可擦重写介质内部含有丰富的微米级孔洞,在有效保持水分的同时促进空气在可擦重写介质中的运输,极大的提高了可擦重写
介质的循环性能,有助于其实际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特定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有机基体材料以及醇类溶剂制备得到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本专利技术各原料发挥相互协同作用,使得所得可擦重写介质具有快速变色响应,循环性能优良的性能;循环寿命长,循环次数可达100次以上,并且循环过程中响应速度和颜色没有明显的衰减。
[0023]2、本专利技术利用可以自身变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有机基体材料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所述有机基体材料为琼脂糖、聚乙烯醇或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2)将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充分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光致变色材料水溶液;加入醇类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所述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为溴氧铋、氯氧铋、三氧化钨、三氧化钼或钼酸铵中的一种;(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与有机基体材料水溶液加热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可擦重写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基体材料的质量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5~30)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的可擦重写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解温度为80

120℃,溶解时间为0.5

1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变色、高循环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寿张晓张云赵敬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