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坤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77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涉及微生物实验器材领域,包括观察箱,所述观察箱的内部前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观察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培养皿,所述观察箱的前侧设置有取放斗,所述观察箱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观察箱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通过开设的槽口设置有玻璃板,后侧所述玻璃板位于后侧壁的右侧。通过设置的培养皿、玻璃板、滑槽、滑杆、齿牙、齿轮槽、转轴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在需要转动观察时,推动滑杆,使滑杆在滑槽中滑动,与此同时滑杆带动齿牙进行移动,齿牙再带动啮合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再带动同轴连接的培养皿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进行360度观察,提高了观察效果。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

技术介绍

[0002]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而在生物医学领域,会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育观察,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0003]目前微生物实验器材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0004]1、现有的微生物观察器材在使用时,往往是将装有培样细菌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而培养容器往往较大,培养容器中由于是无菌环境,所以不能贸然手动转动培养皿,从而导致无法360度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效果较差;
[0005]2、而且在培养容器中进行取样时,需要打开容器,再将微生物放置在放置样品的容器中,而贸然的打开容器会导致培养容器内部微生物环境紊乱,不利于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误差;
[0006]3、由于微生物数量种类繁多,有时会对微生物的耐受性进行测试,而现有的培养容器大多功能单一,无法提高或降低温度,从而无法有效了解微生物的极限生长环境,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360度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效果较差,贸然的打开容器会导致培养容器内部微生物环境紊乱,不利于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误差,无法提高或降低温度,从而无法有效了解微生物的极限生长环境,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包括观察箱,所述观察箱的内部前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观察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培养皿,所述观察箱的前侧设置有取放斗,所述观察箱的上方设置有箱盖。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通过开设
的槽口设置有玻璃板,后侧所述玻璃板位于后侧壁的右侧,左侧所述玻璃板位于两个圆孔的上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槽和滑杆均为方形设置,且滑杆的左端延伸至观察箱外,所述滑杆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滑槽的后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和滑槽相连通,所述齿轮槽中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牙啮合,且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观察箱内部与培养皿固定连接,且培养皿位于隔板后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且紫外线灯与取放斗相适配,所述隔板将观察箱内部分隔成前后侧两个空间,所述观察箱的前侧壁和隔板上均开设有连通槽,且取放斗位于两个连通槽中,两个所述连通槽中均设置有密封环,且取放斗与密封环相适配,所述取放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T形滑条,所述取放斗的前侧壁设置有拉杆,所述T形滑条滑动连接在观察箱的前侧壁和隔板上开设的T形滑槽中。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箱盖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暖风机,所述箱盖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风机,所述暖风机和所述冷风机的输出端均通过箱盖上开设的槽口延伸至箱盖下方,且暖风机和所述冷风机的输出端均位于密封条中部,所述箱盖的前后侧壁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棘齿条,两个所述棘齿条的斜面均向下方设置,所述箱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四周均为斜面设置,且密封条为弹性硅胶材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板上开设的轴孔套接,两个所述固定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搭接板,且搭接板与棘齿条相适配,两个所述搭接板的下端均向中部倾斜,两个所述固定轴的左右侧均套设有扭簧,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搭接板和耳板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且两个圆孔中均固定连接有胶皮手套,两个所述圆孔为前后设置,所述观察箱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棉签壳,所述棉签壳底部开设有拿取口,且棉签的两端稍大于拿取口。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紫外线灯、暖风机和冷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培养皿、玻璃板、滑槽、滑杆、齿牙、齿轮槽、转轴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在需要转动观察时,推动滑杆,使滑杆在滑槽中滑动,与此同时滑杆带动齿牙进行移动,齿牙再带动啮合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再带动同轴连接的培养皿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进行360度观察,提高了观察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隔板、棉签壳、取放斗、圆孔、紫外线灯、通槽、T形滑槽和T形滑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取出微生物样本时,首先推动拉杆,使取放斗伸入隔板后侧,再将手伸入两侧圆孔中设置的胶皮手套中,再通过棉签壳下方的拿取口取出一根棉签,将棉签伸入培养皿中蘸取适量微生物,随后将微生物放入取放斗内部,再向外侧抽出拉杆,使
取放斗向前侧移动,直至移动至紫外线灯下方,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紫外线灯对微生物周围的细菌进行消杀,随后再次向外侧拉动拉杆,直至取放斗移出观察箱,对取出的微生物进行试验处理,避免了打开箱盖导致观察箱内部微生物环境紊乱。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观察箱、箱盖、握把、暖风机、冷风机、棘齿条、密封条、耳板、固定轴、搭接板和扭簧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将箱盖前后侧的棘齿条对准前后侧的两个耳板之间插下,两侧棘齿条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棘齿条上的棘齿斜面与搭接板接触,从而推动搭接板以固定轴为轴心进行转动,同时带动两侧扭簧进行转动,在搭接板卡入齿牙之间的缝隙后,搭接板通过扭簧的扭力与棘齿条卡接,直至箱盖上的密封条与观察箱的上端开口紧密接触后停止,使观察箱内部呈密封状态,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微生物实施升温或降温处理,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观察箱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包括观察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箱(1)的内部前侧设置有隔板(2),所述观察箱(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培养皿(3),所述观察箱(1)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棉签壳(4),所述观察箱(1)的前侧设置有取放斗(5),所述观察箱(1)的上方设置有箱盖(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箱(1)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通过开设的槽口设置有玻璃板(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箱(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中滑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牙(11),所述滑槽(9)的后侧开设有齿轮槽(12),所述齿轮槽(12)中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4),且齿轮(14)与齿牙(11)啮合,且转轴(13)的上端延伸至观察箱(1)内部与培养皿(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灯(15),所述观察箱(1)的前侧壁和隔板(2)上均开设有连通槽(16),且取放斗(5)位于两个连通槽(16)中,所述取放斗(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T形滑条(18),所述T形滑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坤卢瑛陶景聪柴振忠孙岩柏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