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7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所述混炼硅橡胶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氟硅橡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橡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各种设备都会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密封件,而密封件通常都是采用混炼硅橡胶作为原料制成,尤其是一些特殊场合,需要使用的橡胶特性不同,其中耐低温变形的密封件就是常见的一种。
[0003]但是现有的加工耐低温变形密封件使用的硅橡胶,在制备加工时,多是直接使用生胶进行混炼制备,这样对橡胶的基本性能要求较高,不能够通过多种材料进行改性加工来进一步改善橡胶性能,造成密封件产品质量较低,并且不能够通过控制工艺流程的不同条件来改善产品,造成耐低温性能不足,使用范围较小,有待提出一种新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所述混炼硅橡胶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氟硅橡胶40%

60%、改性粉煤灰8%

15%、羧基硅油5%

12%、环氧树脂20%

30%、丙烯酸6%

13%、异氰酸酯5%

18%和纳米铂金催化剂1%

3%;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P1、将改性氟硅橡胶、环氧树脂和羧基硅油加入到密炼机中,加热至55摄氏度至70摄氏度,进行密炼混合,得到第一物料;P2、将第一物料快速冷却至3摄氏度至6摄氏度,然后保温存放4小时至5小时,得到基础胶料;P3、将基础胶料重新加入密炼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物料;P4、将第二物料在密炼机中,加热至80摄氏度至90摄氏度,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进行捏合成团,然后真空密炼,得到密炼胶料;P5、将密炼胶料降温至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保温放置8小时至10小时,得到冷却物料;P6、将冷却物料投入开练机,进行基础开练,得到一次开练物料;P6、在一次开练物料中投入纳米铂金催化剂,进行连续开练至纳米铂金催化剂均匀分散,得到混炼胶料、P7、将混炼加料投入硫化机中进行高温硫化,即可完成耐低温硅橡胶的加工。
[0006]优选的,所述P1和P4中的加热温升速率为15摄氏度每分钟至18摄氏度每分钟,冷
却速率为3摄氏度每分钟至6摄氏度每分钟。
[0007]优选的,所述P4中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的方式为对改性粉煤灰进行称重分散成四份,且比例为1:2:3:4,且每次加入均进行分散混合后捏团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P4中的真空密炼真空度为30KPa至50KPa,且抽真空温度保持在12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
[0009]优选的,所述改性氟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氟醚橡胶溶于二甲亚砜中形成溶液,行程混合溶液;S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2

氨基二苯醚和氨基苯基硅油,在50摄氏度至60摄氏度条件下搅拌反应6

8小时,在水中沉出,得到沉积物;S3、将沉积物用乙醚洗涤3

5次,置于真空干燥箱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下烘10

15小时,得到季胺化氟硅橡胶;S4、将季胺化氟硅橡胶浸泡到质量分数为2%

5%的羧基化富勒烯水溶液中,持续12小时至14小时,取出得到浸泡物料;S5、将浸泡物料用水冲洗8次至10次,置于真空干燥箱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下烘10

15小时,寄快递得到改性氟硅橡胶。
[0010]优选的,所述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Q1、将硅烷偶联剂溶于乙醇中,形成制备溶液;Q2、将粉煤灰加入烧瓶中,在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水浴中加热;Q3、在水浴加热过程中,持续滴加制备溶液,并进行搅拌,在40分钟至50分钟内完全混合;Q4、将混合后的溶液取出在干燥箱中,进行加热干燥,持续8小时至10小时,即可得到改性粉煤灰。
[0011]优选的,所述P6中包括对开练胶体进行裁剪后检测分散程度,检测物料进行编号保存。
[0012]优选的,所述编号保存的编号规格为产品批次

开练次数

检测时间

均匀度。
[0013]优选的,所述P7中的高温硫化采用硫磺通过蒸汽加热进行硫化,持续时间为10分钟至15分钟。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橡胶原料进行改性处理,改善基础性能,然后结合多种物资进行混炼加工,并且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混炼均匀性,再次提升硅橡胶的耐低温性能,并且通过开练加入纳米铂金催化剂,有助于物料充分混合反应,同时通过金属导热性增强密封件的整体耐受性,避免局部温差过大而造成低温形变,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橡胶的性能,保证使用的广泛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所述混炼硅橡胶由以下成分制
成:改性氟硅橡胶40%

60%、改性粉煤灰8%

15%、羧基硅油5%

12%、环氧树脂20%

30%、丙烯酸6%

13%、异氰酸酯5%

18%和纳米铂金催化剂1%

3%;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P1、将改性氟硅橡胶、环氧树脂和羧基硅油加入到密炼机中,加热至55摄氏度至70摄氏度,进行密炼混合,得到第一物料;P2、将第一物料快速冷却至3摄氏度至6摄氏度,然后保温存放4小时至5小时,得到基础胶料;P3、将基础胶料重新加入密炼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物料;P4、将第二物料在密炼机中,加热至80摄氏度至90摄氏度,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进行捏合成团,然后真空密炼,得到密炼胶料;P5、将密炼胶料降温至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保温放置8小时至10小时,得到冷却物料;P6、将冷却物料投入开练机,进行基础开练,得到一次开练物料;P6、在一次开练物料中投入纳米铂金催化剂,进行连续开练至纳米铂金催化剂均匀分散,得到混炼胶料、P7、将混炼加料投入硫化机中进行高温硫化,即可完成耐低温硅橡胶的加工。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P1和P4中的加热温升速率为15摄氏度每分钟至18摄氏度每分钟,冷却速率为3摄氏度每分钟至6摄氏度每分钟。
[0018]作为优选的,所述P4中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的方式为对改性粉煤灰进行称重分散成四份,且比例为1:2:3:4,且每次加入均进行分散混合后捏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硅橡胶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氟硅橡胶40%

60%、改性粉煤灰8%

15%、羧基硅油5%

12%、环氧树脂20%

30%、丙烯酸6%

13%、异氰酸酯5%

18%和纳米铂金催化剂1%

3%;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P1、将改性氟硅橡胶、环氧树脂和羧基硅油加入到密炼机中,加热至55摄氏度至70摄氏度,进行密炼混合,得到第一物料;P2、将第一物料快速冷却至3摄氏度至6摄氏度,然后保温存放4小时至5小时,得到基础胶料;P3、将基础胶料重新加入密炼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物料;P4、将第二物料在密炼机中,加热至80摄氏度至90摄氏度,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进行捏合成团,然后真空密炼,得到密炼胶料;P5、将密炼胶料降温至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保温放置8小时至10小时,得到冷却物料;P6、将冷却物料投入开练机,进行基础开练,得到一次开练物料;P6、在一次开练物料中投入纳米铂金催化剂,进行连续开练至纳米铂金催化剂均匀分散,得到混炼胶料、P7、将混炼加料投入硫化机中进行高温硫化,即可完成耐低温硅橡胶的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1和P4中的加热温升速率为15摄氏度每分钟至18摄氏度每分钟,冷却速率为3摄氏度每分钟至6摄氏度每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4中分四次加入改性粉煤灰的方式为对改性粉煤灰进行称重分散成四份,且比例为1:2:3:4,且每次加入均进行分散混合后捏团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变形密封件用混炼硅橡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4中的真空密炼真空度为30KPa至50KPa,且抽真空温度保持在12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正来韩明峻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亿瑞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