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53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包括前臂夹持部、上臂夹持部、前伸抓杆、两个超声电机、两个薄壁轴承、两个驱动锥齿轮、以及行星锥齿轮,利用差动原理,通过行星锥齿轮和两个驱动锥齿轮实现了机械臂两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超声电机自锁等特点并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实现了机械设计与人因工程相结合,将整个机械臂的结构优化到最简,大大减轻机械臂重量,能够减少电机断电后无法保持手臂位置等情况,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电机装置和脑机控制系统以及差速齿轮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康复机械臂方面,随老龄化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脑卒中是老年人的高发病症,脑卒中引起偏瘫将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通过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系统科学的训练,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范围、肌肉力量、灵活性等都能有所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0003]目前,应用的康复机器人大多笨重、复杂且造价昂贵,只有医院才会配备。在机械臂性能方面国内外研究方向主要是机械臂精确运动控制和舒适安全的设计和使用要求,然后根据康复师的要求通过电机控制机械臂带动手臂反复运动来实现手臂的康复训练,这种训练缺乏对患者大脑与手臂协同能力的恢复,且对于不同患者的评估根据康复师的经验或者量表,存在较大误差。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只能根据设定好的的康复动作进行训练,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意图训练,束缚了患者的运动积极性。
[0004]超声电机方面,当今一些前沿领域,如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对所使用的电机有尺寸微小,噪声低,无电磁干扰等,受制于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传统电磁电机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因超声电机控制精准,工作稳定等特点,近几年在宇宙飞船、运载火箭、核弹头等航空航天工程及精密仪器控制领域中都陆续应用了超声电机。
[0005]目前,超声电机的运用较为局限,一般使用于高端控制领域,民用领域较少;因此,利用超声电机断电自锁、直驱、功重比大等特点设计一款性价比高、针对性强的民用型超声电机设备将十分有前景。
[0006]脑机接口方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直接将大脑与外界设备相连的通讯方式,通过大脑产生的脑电信号实现人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0007]目前,监测大脑活动的方法较为普遍的是EEG,在利用BCI技术研究的手臂康复系统中,已经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的灵活控制,机械手在人运动意念控制下可以完成较为精确的运动。此外,基于头戴式陀螺仪感受头部姿态运动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从而控制某些机械的方式也大量应用在体感游戏等产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上肢康复机器人重量大、结构复杂、无法意念直接操控、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
[0009]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包括前臂夹持部、上臂夹持部、前伸抓杆、第一至第二超声电机、第一至第二薄壁轴承、第一至第二驱动锥齿轮、以及行星锥齿轮;所述前臂夹持部呈U形,包含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其中,所述底板两端分别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垂直固连;底板中心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行星锥齿轮的第一安装孔;第
一侧板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薄壁轴承内圈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薄壁轴承内圈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同轴;所述上臂夹持部包含第一至第二夹板、第一至第二连接板、第一至第二驱动板、以及若干绑环;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平行设置;所述绑环呈半环形,采用硬质弹性材料制成,均一端和所述第一夹板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固连,用于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约束在上臂上;所述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外侧,其中,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设有第四安装孔,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固连;第二夹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三安装孔设有第五安装孔,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薄壁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一夹板之间,其内圈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夹板固连,外圈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一驱动板固连;所述第二薄壁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其内圈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夹板固连,外圈通过所述第五安装孔和第二驱动板固连;所述行星锥齿轮采用圆环形锥齿轮,设置在所述上臂夹持部内,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底板固连;行星锥齿轮的通孔用于供前臂穿过并约束前臂;所述第一超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板上,其输出轴依次穿过第四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后和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同轴固连;所述第二超声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驱动板上,其输出轴依次穿过第五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后和所述第二驱动锥齿轮同轴固连;所述第一驱动锥齿轮、第二驱动锥齿轮均和所述行星锥齿轮啮合;所述前伸抓杆一端和所述底板垂直固连,用于供手部穿过前臂夹持部后抓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行星锥齿轮的齿数为28、模数为5、分锥角约为60
°
、齿宽为21.5mm、通孔半径为47.7mm;第一驱动锥齿轮和第二驱动锥齿轮的齿数为16、模数5、分锥角30
°
、齿宽21.5m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行星锥齿轮、第一驱动锥齿轮、第二驱动锥齿轮均由树脂材料3D打印制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第二驱动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第一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第二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做圆角处理。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绑环的个数为2个。
[001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引入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设备,可以通过脑电波信号直接控制第一、第二超声电机,即患者不用语言、动作就可控制第一、第二超声电机转转动。根据脑电波采集原理,将手臂运动意图的脑电信号经过输入、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电机控制系统,根据大脑运动意图完成脑电信号对第一、第二超声电机转速、转向的控制。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差动原理,仅需要两个超声电机,三个齿轮就可实现机械臂的两个
自由度运动控制。且利用拓扑优化方法,在满足使用和功能实现的要求下,将整个机械臂的结构优化到最简,大大减轻机械臂重量,使可以直接穿戴在患者的手臂上,不必局限在某个地方。
[0016]2.本专利技术设计引入超声电机作为机械臂动力源,其低速大转矩特性,可以保证齿轮传动机构无需安装减速机构,大大减轻结构复杂度和重量;同时,利用超声电机转子惯性小,响应快,且断电自锁,可以减少电机断电后无法保持手臂位置等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利用其位置和速度控制性好,位移分辨率高的特性,计划将电机和两侧边齿轮设计为一体化。此时,齿轮差速运转中低转速、高精度的要求就能够被满足。
[0017]3.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将人的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让人脑对康复机械臂的实时控制,实现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大大提高患者的运动积极性。
[0018]4.建立手臂康复训练模型库,让机械臂进行深度学习,可根据患者已有指标进行康复训练方案规划。让康复机械臂根据康复者的血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声电机的康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臂夹持部、上臂夹持部、前伸抓杆、第一至第二超声电机、第一至第二薄壁轴承、第一至第二驱动锥齿轮、以及行星锥齿轮;所述前臂夹持部呈U形,包含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其中,所述底板两端分别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垂直固连;底板中心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行星锥齿轮的第一安装孔;第一侧板上设有和所述第一薄壁轴承内圈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侧板上设有和所述第二薄壁轴承内圈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同轴;所述上臂夹持部包含第一至第二夹板、第一至第二连接板、第一至第二驱动板、以及若干绑环;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平行设置;所述绑环呈半环形,采用硬质弹性材料制成,均一端和所述第一夹板固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板固连,用于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约束在上臂上;所述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外侧,其中,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设有第四安装孔,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固连;第二夹板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第三安装孔设有第五安装孔,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薄壁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一夹板之间,其内圈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夹板固连,外圈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一驱动板固连;所述第二薄壁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其内圈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夹板固连,外圈通过所述第五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松卢乘风周思余谷俊霖张贺胡增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