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岸渗滤
,具体为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有利于改善水质的水文地质学方法中,河岸渗滤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表水水质,而且其成本较为低廉,河岸渗滤过程中的主要迁移转化机制是入渗、扩散、过滤、吸附,通过不同的滤料可以很好的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胶体、微生物,从而改善水质,起到对河流生态的修复功能
[0003]现有的河岸渗滤通常通过抽水井来进行,手段单一,操作繁琐,对河水的水质改善效果有限,起到的生态修复作用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河岸渗滤系统手段单一,对河水水质的修复效果较差,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堤坝主体,所述堤坝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渗滤机构,所述渗滤机构包括内仓,所述内仓开设在堤坝主体内部,所述内仓的两侧皆连通有第一出水通道,所述堤坝主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堤坝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主体(100)的内部安装有渗滤机构(200),所述渗滤机构(200)包括内仓(210),所述内仓(210)开设在堤坝主体(100)内部,所述内仓(210)的两侧皆连通有第一出水通道(211),所述堤坝主体(100)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出水通道(212),且第二出水通道(212)的后端皆与第一出水通道(211)相连通,所述内仓(210)的内部插设有网笼(213),且网笼(2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14),所述网笼(213)的内部设置有滤料(215),所述内仓(210)的底端连通有连接通道(216),且连接通道(216)的两侧皆连通有第一入水通道(217),并且第一入水通道(217)的前端皆连通有第二入水通道(218),所述连接盘(2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9),且连接杆(2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20),并且连接座(220)的表面贯穿有第一螺杆(221),所述第一螺杆(221)的底端皆插设在堤坝主体(100)内部,所述第二入水通道(218)的内部皆设置有阀套(222),且阀套(222)的外侧皆与第二入水通道(21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阀套(222)的内部皆插设有阀芯(223),且阀芯(223)的两侧皆开设有通孔(224),所述阀芯(223)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225),且弹簧(225)的前端皆与阀芯(22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25)的后端皆与阀套(22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堤坝主体(100)的顶端安装有提升机构(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渗滤生态修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张啟兴,贾小龙,崔文婷,张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