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88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内机箱进气侧的进气侧部件和套设在进气侧部件上的过滤网,所述进气侧部件包括进气罩和进气侧板,所述进气罩包括一体成型的下进气架和上进气架,所述下进气架上设有第一边框,第一边框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支撑筋、第一支撑柱;所述上进气架设有第二边框,第二边框之间形成可供外部进气接头插入的进气空间。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器装置结构复杂、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以及更换耗时耗力等问题,以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生产简单、更换方便省力的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氮分离装置是一种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装置,分为制氮机和制氧机,其中制氧机是一种可提供人呼吸使用的高浓度氧气的设备,制氧机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高原反应及高原性疾病的人群进行氧疗,供中老年体弱者、用脑过度的学生和孕妇等人群,以及缺氧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群,因为多吸纯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头脑清新,并可消除疲劳,有效增进工作效率,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场所中,备有制氧机以方便随时使用,亦为良好的生活方式。
[0003]制氧机主要由过滤器装置、压缩机、切换阀、排气消音器、分子筛吸附塔、贮存装置、流量调节装置、控制系统、壳体组成。过滤器装置作为制氧机的进气组成,对空气中水分和固体颗粒物的预先去除,可以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气缸,损坏气缸皮碗,也可防止空气中固体颗粒杂质进入切换阀,影响切换阀膜片正常工作,降低制氧效率,直接影响了制氧机系统的寿命和产品气的气体理化指标。
[0004]目前,市场上的制氧机进气过滤器装置结构复杂、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有的还需要用户自行更换,这也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如中国专利CN204952483于2016年01月13日公告的申请号为201520666252.8、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制氧机空气过滤器》的技术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1中公开的一种医用制氧机空气过滤器,参考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对比文件1中的筒体A左端通过紧固螺母A与进气管连通,筒体A右端设置筒盖,筒体A内分别设置环形筛板、圆形挡板,圆形挡板设置在环形筛板内部并与圆形挡板相配合,筒体A内设筒体B,筒体B左端与圆形挡板连接并相配合,筒体C左端伸入筒体B内,筒体C右端穿过筒盖后并通过紧固螺母B与出气管连接,筒体C右侧内部竖直设置圆形筛板,,其运用了多个空间分割组合的方式,结构相对复杂,且需要经常更换,作为氧氮分离装置的进气部件,更换耗时耗力。
[0005]为了改变以上弊端,现有改进的过滤器装置方案中采用为钣金件制造的进气罩,该方案可以参考附图7,钣金件进气罩包括第一进气架61和第二进气架62,但是其加工成型需要多道折弯,然后先由用螺丝把两个钣金件连接在一起,之后分别固定在内机箱和进气侧板上,然后再套上过滤网,整个安装过程需要的螺丝数目为24颗,安装过程较为繁琐,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制氧机中的压缩机等部件相较平原地区更容易出现故障,高空室外维修保养作业,工作量较大。钣金件进气罩安装过程为,第一进气架61和第二进气架62用螺丝固定在一起形成进气架部件,然后用双面胶把魔术贴粘在第一进气架61、第二进气架62的外表面,之后将进气架部件固定在进气侧板上,第一进气架61通过10颗螺丝与内机箱4的侧板相固定,第二进气架62通过3颗螺丝与内机箱4相固定,第一进气架61和第二进气架62之间还需要4颗螺丝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一进气架61、第二进气架62为Q235钢材质制
成的钣金件,两个零件均由多道折弯工艺加工完成,所需工序复杂,制造过程繁琐,加工效率低下,零件成本贵。
[0006]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器装置结构复杂、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以及更换耗时耗力等问题,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氧氮分离装置的组装维修保养作业难度高、工作量大而造成过滤器装置的问题更突出,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过滤器装置结构复杂、生产装配复杂、成本高以及更换耗时耗力等问题,以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生产简单、更换方便省力的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弥散氧氮分离装置。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过滤器装置,该过滤器装置用于高原环境下弥散氧氮分离装置的空气过滤,包括安装在内机箱进气侧的进气侧部件和套设在进气侧部件上的过滤网,所述进气侧部件包括进气罩和进气侧板,进气侧板朝向内机箱进气侧安装,所述进气罩中设有可供外部进气接头插入的进气空间,所述进气空间位于外部进气接头插入位置的上方,其创新点在于:
[0009]所述进气罩包括一体成型的下进气架和上进气架;
[0010]所述下进气架上设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从进气罩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第一边框的内侧固设有至少二个定位凸台,在边框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边框的交错的支撑筋,支撑筋上设有朝向内机箱的进气侧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柱;
[0011]所述上进气架在第一边框向上延伸的延伸段上设有两组上下平行的第二边框,两组第二边框之间形成可供外部进气接头插入的进气空间,两组第二边框上在远离第一边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两组第二边框的镂空的支撑架;进气空间在与支撑架所相对的另一侧形成完全敞开的第一开口,在位于上方的第二边框上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柱,相邻的第二支撑柱之间具有贯通至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两组第二边框上在位于进气空间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立柱;
[0012]所述过滤网套设在进气罩的下进气架和上进气架上。
[001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弥散氧氮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使用上述方案中的过滤器装置。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内机箱及穿出内机箱的进气接头,所述过滤器装置竖直固定在内机箱的进气侧,由紧固件与定位凸台的配合使进气罩和进气侧板与内机箱相固定,进气接头竖直向上穿过位于下方的第二边框后进入到进气空间中,第二边框的下表面与内机箱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14]本技术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5]1. 本技术通过对进气侧部件的结构设计布局,使进气罩中特别是上进气架部分的进气面积、过滤面积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具体来说是通过对上进气架上两组第二边框、支撑架、第二支撑柱以及支撑立柱的结构设计,以及这些设计使得上进气架在保证具备足够的结构刚度的同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其他可用于进气的部分。上进气架以两组第二边框为主要支撑结构,在第二边框的一侧设置镂空的支撑架,有力得支撑起了上下两个第二边框,并使上进气架的朝后的侧面能够进气;第一开口是完全敞开朝外设置的,因此在上进气架朝前的侧面是完全镂空的,在此部分的缺省对整个零件的刚度影响较小,但
有效的提高了进气面积,给外部进气接头周围流出了足够的进气孔距,减少了整个过滤器装置的进气阻力;第二支撑柱是设置在位于上方的第二边框上的,第二支撑柱起到了提高整个上进气架上侧面强度的作用,位于上进气架上侧面的第二进气口也为上侧面留出一定的进气面积,让气流能从上进气架的上侧面进气;而设置在两组第二边框上在位于进气空间左右两侧的支撑立柱,则是既对第二边框的两侧进行支撑,又能够使上进气架左右两侧具有一定的进气面积,使气流能从上进气架的左右侧面进气。另外,通过上进气架上两组第二边框、支撑架、第二支撑柱以及支撑立柱的结构设计,上进气架在套入过滤网后减少了过滤网与上进气架中各部分的接触面积,使得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装置,包括安装在内机箱(4)进气侧的进气侧部件和套设在进气侧部件上的过滤网(1),所述进气侧部件包括进气罩(2)和进气侧板(3),所述进气罩(2)中设有可供外部进气接头(5)插入的进气空间(222),进气空间(222)位于外部进气接头(5)插入位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2)包括一体成型的下进气架(21)和上进气架(22),下进气架(21)位于内机箱(4)进气侧的前方;所述下进气架(21)上设有第一边框(211),所述第一边框(211)从进气罩(2)的下端延伸至上端,在第一边框(211)的内侧固设有至少二个定位凸台(212),在第一边框(211)的内侧还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边框(211)的交错设置的支撑筋(213),支撑筋(213)上设有朝后延伸的第一支撑柱(214);所述上进气架(22)在第一边框(211)向上延伸的延伸段上设有两组上下设置的第二边框(221),两组第二边框(221)之间形成可供外部进气接头(5)插入的进气空间(222),两组第二边框(221)上在远离第一边框(2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两组第二边框(221)的支撑架(223),该支撑架(223)镂空设置;上进气架(22)的朝前一侧具有完全敞开的第一开口(224),在位于上方的第二边框(221)上设有若干个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柱(227),相邻的第二支撑柱(227)之间具有贯通至第一开口(224)的至少部分敞开的第二开口(226);两组第二边框(221)上在进气空间(22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立柱(225);所述过滤网(1)套设在进气罩(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边框(221)垂直于第一边框(211)平行设立,所述支撑立柱(225)紧靠在第一边框(211)的延伸段上,支撑立柱(225)与两组第二边框(221)形成凵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212)、支撑筋(213)、第一支撑柱(214)不贯通设置于第一边框(211)的前后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柱(214)比第一边框(211)的高度低0.2至0.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坚强蔡林泉张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