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1478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选育步骤: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优质抗病型新品系最佳选育方案的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优质皖南三黄鸡的产业化开发,一方面解决了我国地方资源保护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系个体健康,产品安全、营养丰富,同时减少了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能够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在美好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好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好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品种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 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家禽品种,属肉蛋兼用型品种, 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
·
家禽志》和《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 护名录》,主要分布于安徽省池州市和宣城市,该鸡喙、胫、皮肤和 全身羽毛均为黄色,肉蛋细腻,味美香浓,生长较慢,性成熟早、冠 红,体形美观,放牧觅食力强;适合安徽省沿江地区饲养,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0003]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收录的优质地方鸡种,皖南三黄鸡所具备的 遗传多样性是家禽品种改良和适应规模化生产条件变化的遗传基础。皖南三 黄鸡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是我省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然而,目前的 皖南三黄鸡的产业化开发中,不能有效的保护地方资源,地方品种资源不能 合理利用,不便于选育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系,同时,养殖环境污染较大,成 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优质抗病型地 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包 括如下选育步骤:
[0006]S1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
[0007]以现有的皖南三黄鸡群为育种素材,综合考虑羽色、胫色、体重 性状,筛选出健康强健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留为种用,组建优质鸡 基础群;
[0008]通过本品种选育,建立优质抗病系,每品系10个家系的皖南三 黄鸡核心群,外貌特征为黄羽、黄胫,分别在出雏、4周龄、8周龄、 12周龄时全体称重,其它各周龄抽5%个体称重,建立新品系选育体 重数据;
[0009]父本主要采取个体选择,选择依据体重,羽色及肉品质和饲料效 率候选基因分型结果进行;母本同时分别记录43周和60周产蛋量和 平均蛋重,作为母本家系选择依据之一,母本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家系 内选择方法;
[0010]S2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
[0011]对已组建的选育群,测定相应的肉质性状和抗病能力指标,比较 不同饲养方式下皖南三黄鸡的生长、屠宰、免疫、肉品质性状及血清 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0012]同时采用PCR

SSCP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分析技术,对肌肉 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MyoD;抗病能力的候选基因TLR4进行基因表达 与多位点检测,鉴定个体基因型并获得肉质优良、饲料转化效率与抗 性有利基因型,进而进一步确定优质抗病选育群;
[0013]S3优质抗病型新品系最佳选育方案的确定:
[0014]利用鉴定个体基因型与肉质、抗病能力的关系,建立多基因聚合 与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加快选择进程,具体方法为采用个体选择和家 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案,根据常规育种值估计和多位点有利分子标记相 结合的原则,确定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建立最佳选育体系,实现新品 系的选育;
[0015]建立包含育种目标性状,采用多位点检测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检 测和鉴定,对多个目标性状分子标记进行聚合和分子评分,分子评分 将根据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育种效率评估,建 立如下模型:Y=μ+个体效应+合并基因型效应+家系间效应+剩余残 差,最后,采用BLUP方法对分子遗传标记和常规育种值进行综合估 计,确定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建立优质抗病性新品系MAS育种体系, 实现多性状有利基因型在不同品系中聚合。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羽色分为黄羽和麻黄羽,胫色为黄胫, 体重为90日龄体重:1000

1100g。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肉质性状包括有剪切力、滴水损失、肉 色、肌苷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抗病能力指标为免疫器官指数、IgA、IgG、 IgM、IL

2和IL

6。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3确定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即I=EBV+MS, 其中EBV为估计育种值,MS代表分子评分。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3育种目标性状包括有肉质和抗病能力。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 在皖南三黄鸡现有群体基础上,利用品种的遗传变异开展品系培育, 从而实现了地方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合理利用,是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 保护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优质抗病性新品系的选育和开发,可以进 一步提高优质鸡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 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22]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优质皖南三黄鸡的产业化开发,一方面解 决了我国地方资源保护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系 个体健康,产品安全、营养丰富,同时减少了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能 够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在美好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MyoD基因PCR扩增图;
[0024]图2为皖南三黄鸡胸肌中MyoD mRNA发育性表达变化图;
[0025]图3为皖南三黄鸡腿肌中MyoD mRNA发育性表达变化图;
[0026]图4为TLR4基因PCR扩增图;
[0027]图5为TLR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5,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包 括如下选育步骤:
[0030]S1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
[0031]以现有的皖南三黄鸡群为育种素材,综合考虑羽色、胫色、体重 性状,筛选出健康强健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留为种用,组建优质鸡 基础群;
[0032]通过本品种选育,建立优质抗病系,每品系10个家系的皖南三 黄鸡核心群,外貌特征为黄羽、黄胫,分别在出雏、4周龄、8周龄、 12周龄时全体称重,其它各周龄抽5%个体称重,建立新品系选育体 重数据;
[0033]父本主要采取个体选择,选择依据体重,羽色及肉品质和饲料效 率候选基因分型结果进行;母本同时分别记录43周和60周产蛋量和 平均蛋重,作为母本家系选择依据之一,母本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家系 内选择方法;
[0034]S2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
[0035]对已组建的选育群,测定相应的肉质性状和抗病能力指标,比较 不同饲养方式下皖南三黄鸡的生长、屠宰、免疫、肉品质性状及血清 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0036]同时采用PCR

SSCP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分析技术,对肌肉 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MyoD;抗病能力的候选基因TLR4进行基因表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选育步骤:S1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以现有的皖南三黄鸡群为育种素材,综合考虑羽色、胫色、体重性状,筛选出健康强健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留为种用,组建优质鸡基础群;通过本品种选育,建立优质抗病系,每品系10个家系的皖南三黄鸡核心群,外貌特征为黄羽、黄胫,分别在出雏、4周龄、8周龄、12周龄时全体称重,其它各周龄抽5%个体称重,建立新品系选育体重数据;父本主要采取个体选择,选择依据体重,羽色及肉品质和饲料效率候选基因分型结果进行;母本同时分别记录43周和60周产蛋量和平均蛋重,作为母本家系选择依据之一,母本采用家系选育结合家系内选择方法;S2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对已组建的选育群,测定相应的肉质性状和抗病能力指标,比较不同饲养方式下皖南三黄鸡的生长、屠宰、免疫、肉品质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PCR

SSCP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分析技术,对肌肉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MyoD;抗病能力的候选基因TLR4进行基因表达与多位点检测,鉴定个体基因型并获得肉质优良、饲料转化效率与抗性有利基因型,进而进一步确定优质抗病选育群;S3优质抗病型新品系最佳选育方案的确定;利用鉴定个体基因型与肉质、抗病能力的关系,建立多基因聚合与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加快选择进程,具体方法为采用个体选择和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案,根据常规育种值估计和多位点有利分子标记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分子综合选择指数,建立最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四华夏晶晶耿照玉郭立平贾羽晴陈先臻何婷婷税斐江洪峰郑书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