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59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集装袋本体包括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第一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有T型啮合块、储液包和多个导液管,T型啮合块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中盛装有显示剂,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一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有啮合座,T型啮合块和啮合座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且啮合座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胶接处所对应的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部分同样为透明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袋口处设置的T型啮合块、储液包和多个导液管,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袋口的张开情况,从而及时手动捏合密封,防止袋内物品长时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集装袋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因此,集装袋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是由可折叠的涂胶布、树脂加工布及其他软性材料制成的大容积的运输袋。一般是以聚丙烯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膜、切割、拉丝,再经编织、裁切、缝制而成。采用这种包装,不仅有利于提高装卸效率,特别适宜于散装粉粒状货物的包装,有利于促进散装货物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具有便于包装、储存及造价低等优点,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广泛地采用集装袋来运输粉粒状货物。集装袋的出现和使用,是粉粒状货物装运方式的一次质的革命。
[0003]“安全系数”是集装袋最大承受能力与额定设计荷载之间的比值。主要看集装袋装上数倍的内容物,反复提升,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情况,连接处是否破损。国内外同类标准中,安全系数的设置一般为5-6倍。五倍安全系数的集装袋产品能够安全使用的时间更长。
[0004]对于一些需要密封的货物,其对集装袋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因集装袋的开口需要满足可反复开合的功能,故其密封性难以保证,原因在于操作人员每次闭合集装袋开口之后,难以确保集装袋开口是否完全闭合,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由于集装袋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集装袋的袋口裂开,而人们难以观察到,导致集装袋内部货物与空接触时间过长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所述集装袋本体包括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有T型啮合块、储液包和多个导液管,所述T型啮合块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中盛装有显示剂,所述储液包和T型啮合块之间通过多个导液管固定连通,且多个导液管均匀分布于T型啮合块和储液包之间,所述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一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有啮合座,且啮合座上设置有与T型啮合块相匹配的T型啮合槽,所述T型啮合块和啮合座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且啮合座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胶接处所对应的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部分同样为透明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有一次性密封单元,且一次性密封单元位于储液包上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侧端对应设置有一次性撕拉口,且一次性撕拉口位于一次性密封单元与储液包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制作原料中掺有抗紫外线助剂。
[0011]进一步的,所述T型啮合块靠近T型啮合槽的部分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和储液包均采用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T型啮合块和储液包的弹性系数均大于导液管的弹性系数。
[0014]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剂中掺有荧光剂,且显示剂中还掺有助滑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密封单元为内部盛装有液态粘胶剂的薄膜包。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一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还胶接有防护块,且防护块位于啮合座上侧,所述防护块上设置有与储液包相匹配的防护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袋口处设置的T型啮合块、储液包和多个导液管,当第一集装袋体单元上的T型啮合块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上的啮合座部分脱离时,储液包中的显示剂从该脱离处的T型啮合块所对应的导液管流入T型啮合块中,人们可通过啮合座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透明胶接处查看到进入T型啮合块中的有色显示剂,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袋口的张开情况,从而及时手动捏合密封,防止袋内物品长时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胶接一次性密封单元,一次性密封单元为内部盛装有液态粘胶剂的薄膜包,需要严格密封或者长期密封时,可手动挤压或者利用外部其他工具挤压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端部,使得一次性密封单元的薄膜破裂,内部的液态粘胶剂流出,粘合第一集装袋体单元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端部,完成集装袋的袋口一次性密封。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显示剂中掺有荧光剂,当第一集装袋体单元上的T型啮合块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上的啮合座部分脱离时,储液包中的显示剂从该脱离处的T型啮合块所对应的导液管流入T型啮合块中,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掺有荧光剂的显示剂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袋口的张开情况,从而及时手动捏合密封,防止袋内物品长时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显示剂中还掺有助滑剂,可对显示剂产生润滑作用,使得显示剂能够顺利在T型啮合块、导液管和储液包三者之间流动。
[002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集装袋体单元靠近第一集装袋体单元的一端面还胶接有防护块,且防护块位于啮合座上侧,所述防护块上设置有与储液包相匹配的防护槽;密封状态下,储液包可伸入防护槽中,防止其受到过度挤压破裂造成内部显示剂的泄漏,不便于后期密封性的观察,同时可防止显示剂泄漏造成集装袋的污染,甚至造成集装袋内部物品的污染,防护块上防护槽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该集装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袋口处设置的T型啮合块、储液包和多个导液管,人们可通过啮合座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的透明胶接处查看到进入T型啮合块中的有色显示剂,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袋口的张开情
况,从而及时手动捏合密封,防止袋内物品长时间处于密封失效的状态而导致袋内物品的变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的袋口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的袋口张开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的袋口张开状态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的袋口密封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的袋口密封状态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集装袋本体、101-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2-第二集装袋体单元、2-一次性密封单元、3-一次性撕拉口、4-T型啮合块、5-啮合座、6-T型啮合槽、7-导液管、8-储液包、9-防护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1),所述集装袋本体(1)包括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1)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1)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的一端面胶接有T型啮合块(4)、储液包(8)和多个导液管(7),所述T型啮合块(4)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中盛装有显示剂,所述储液包(8)和T型啮合块(4)之间通过多个导液管(7)固定连通,且多个导液管(7)均匀分布于T型啮合块(4)和储液包(8)之间,所述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靠近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1)的一端面胶接有啮合座(5),且啮合座(5)上设置有与T型啮合块(4)相匹配的T型啮合槽(6),所述T型啮合块(4)和啮合座(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且啮合座(5)与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的胶接处所对应的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部分同样为透明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1)靠近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的一端面胶接有一次性密封单元(2),且一次性密封单元(2)位于储液包(8)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固定开口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袋体单元(101)和第二集装袋体单元(102)侧端对应设置有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小锋杨庆张伟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锋包装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