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57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包括上导流筒、下导流筒、第一组加料管、第二组加料管和固定在搅拌轴上的上搅拌叶片、中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上导流筒和下导流筒直径相同且同轴;上导流筒筒壁上有多个位于上搅拌叶片的上方上导流筒窗口,下导流筒筒壁上有多个位于下搅拌叶片的下方的下导流筒窗口;上搅拌叶片在上导流筒内,下搅拌叶片在下导流筒内,中搅拌叶片在上导流筒和下导流筒之间;中搅拌叶片为垂直叶片,上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下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设置两套反应系统,不增加反应釜体积提高产能,且保证前驱体的质量。驱体的质量。驱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锂电池行业发展迅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产能急需提高。提高反应釜产能通常有两个途径:增大反应釜体积和优化工艺。优化工艺需要寻找更好的技术方案,难度很大。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增大反应釜的体积来提高产能,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0193332A公开了一种大容积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通过增大反应釜的体积,并增大反应釜的流量从而提高反应釜的产能。但是,对于已经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果更换大的反应釜就需要建更大的车间,成本高,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产能,且不需要增加反应釜的体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包括上导流筒、下导流筒、第一组加料管、第二组加料管、搅拌轴和依次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上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流筒、下导流筒、第一组加料管、第二组加料管、搅拌轴和依次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上搅拌叶片、中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所述上导流筒的上端与反应釜上盖固定,所述下导流筒的下端与反应釜釜底固定,所述上导流筒和所述下导流筒直径相同且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所述上导流筒的轴心;所述上导流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上导流筒窗口,所述上导流筒窗口位于所述上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下导流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下导流筒窗口,所述下导流筒窗口位于所述下搅拌叶片的下方;所述上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上导流筒内,所述下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下导流筒内,所述中搅拌叶片位于所述上导流筒和所述下导流筒之间;所述中搅拌叶片为垂直叶片,且所述中搅拌叶片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上导流筒的半径,所述上搅拌叶片和所述下搅拌叶片长度相同且小于所述中搅拌叶片的长度;所述上搅拌叶片和所述下搅拌叶片倾斜设置,所述上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下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组加料管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上导流筒内,所述第二组加料管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下导流筒内,所述第一组加料管包括第一氨管、第一碱管和第一盐管;所述第二组加料管包括第二氨管、第二碱管和第二盐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怀宾徐云军王艳平陈丹凤辛鹏辉程迪汪文李国华雷静静陈若楠张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