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在提倡的环保、节能、绿色生态地球的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越来越壮大,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电池包模块也相应地随之快速发展。电池包上盖是电池包模块中重要的零部件,它决定着电池包模块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电池包上盖在一侧具有凸起部,在四周边缘具有折弯边,在中部以及四周边缘具有多个通孔。由于电池包上盖的体积较大,为了降低模具难度,现有的工艺是将电池包上盖分解为两个部分制造,待两部分单独制造完成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电池包上盖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中具有严格的气密性要求,采用焊接方式势必会对保持气密性带来不利影响,难以满足气密性要求;并且现有工艺制造工序繁琐,加工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拉伸工位、修边工位、翻边整形工位和冲孔工位,四个工位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拉伸模具(1)、修边模具(2)、翻边整形模具(3)和冲孔模具(4);生产时,依次对待加工板材进行拉伸成型、外边缘冲切修边、外边缘折弯翻边以及冲孔处理;所述拉伸模具(1)的第一凹模(6)外圈设置有不等高的第一压边筋结构,所述拉伸模具(1)的第一凸模(5)外圈设置有第二压边筋结构,所述第一压边筋结构与所述第二压边筋结构配合用于控制材料流动方向以防止开裂起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边筋结构包括第一压边筋(7)和第二压边筋(8),所述第一凹模(6)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可上下调节的第一浮动压边圈(9),所述第一浮动压边圈(9)上设置有弧形压边筋(10),所述第一压边筋(7)和所述第二压边筋(8)通过所述弧形压边筋(10)连接,所述弧形压边筋(10)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压边筋(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边筋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压边筋(7)配合的第四压边筋(12)以及与所述第二压边筋(8)配合的第五压边筋(13),所述第一凸模(5)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可上下调节的第二浮动压边圈(14),所述第二浮动压边圈(14)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压边筋(10)配合的弧形流道(15)以及与所述第三压边筋(11)配合的直线流道(1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模具(1)包括与所述第一凸模(5)连接的第一下模座(17)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模(6)连接的第一上模座(18),所述第一上模座(18)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一下模座(17)的下端均设置有快速码模结构,所述快速码模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模座(18)或所述第一下模座(17)上的基准孔(19)。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盖的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模具(1)还包括可相对所述第一下模座(17)滑动的脱料板(20),所述脱料板(20)的上端设置有导入式定位结构;所述导入式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第一凸模(5)外圈设置的导入架(21),所述导入架(21)朝向所述第一凸模(5)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许淼权,蒋鹏程,付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