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3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限位座、分离式下模、进给合模电缸、下模合模电缸、上模支架、上模、托料器和上料器,基座顶部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顶部设置有分离式下模;分离式下模两侧设置有下模合模电缸;基座顶部设置有上模支架,上模支架上设置有上模,基座上设置有进给合模电缸,进给合模电缸连接上模和分离式下模;基座上设置有托料器和上料器;一方面采用可活动的模具结构,在冲压的同时将工件推至下一个工位,既去除了流转动作,实现了连续生产,又通过机械结构将冲压和折弯等多道工序整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机械结构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制备成本低,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冲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智能科技的普及,电子连接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需求量巨大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航空航天、军事装备、计算机、工业、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全球电子连接器市场已经连续近40年持续增长。作为生产电子连接器的重要装置之一,冲压设备的功能和精度直接影响着电子连接器的最终质量,随着科技进步和金属加工行业深加工的发展潮流,如何提高冲压装置的功能成为了现在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0003]现在的冲压装置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冲压装置无法实现连续冲压,冲压完成后工件仍在原位置,需要不断上下料,生产效率低,实用性差,同时,现在的冲压装置大多只能针对一道工序加工,需要多次更换模具,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冲压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0004]现在的冲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5]1、现在的冲压装置无法实现连续冲压,冲压完成后工件仍在原位置,需要不断上下料,生产效率低,实用性差。
[0006]2、现在的冲压装置大多只能针对一道工序加工,需要多次更换模具,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一方面采用可活动的模具结构,在冲压的同时将工件推至下一个工位,既去除了流转动作,实现了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又通过机械结构将冲压和折弯等多道工序整合,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机械结构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0008]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包括:基座、限位座、分离式下模、进给合模电缸、下模合模电缸、上模支架、上模、托料器和上料器,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部设置有分离式下模;所述分离式下模两侧设置有下模合模电缸;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上模支架,所述上模支架上设置有上模,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给合模电缸,所述进给合模电缸输出端连接上模,所述进给合模电缸输出端连接分离式下模;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托料器,所述托料器设置于限位座中心,所述托料器与分离式下模配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上料器,所述上料器设置于分离式下模一端。
[0009]本技术中所述冲压装置的设置,采用可活动的模具结构,在冲压的同时将工
件推至下一个工位,既去除了流转动作,实现了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又通过机械结构将冲压和折弯等多道工序整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0]本技术中所述的上料器包括振动料盘、进料轨、弹簧阻料板、连接杆和进给限料板,所述振动料盘设置于基座上,所述振动料盘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所述进料轨输出端设置于分离式下模顶部,所述进料轨与分离式下模配合;所述进料轨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所述弹簧阻料板铰接设置于进料轨上,弹簧阻料板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所述进给限料板铰接设置于进料轨上,所述进给限料板设置于弹簧阻料板一侧。
[0011]本技术中所述上料器的设置,利用机械结构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0012]本技术中所述的弹簧阻料板采用曲面板。
[0013]本技术中所述弹簧阻料板的设置,配合工件,方便模具抓取。
[0014]本技术中所述的进给限料板结构与弹簧阻料板结构相同。
[0015]本技术中所述的上模包括斜滑轨、上模本体、扩孔凸块、折弯凸块、凸块弹簧、折弯导柱、折弯压块和倒角凸块,所述上模支架上设置有斜滑轨,所述斜滑轨上设置有上模本体,所述上模本体两侧与斜滑轨滑动接触,所述上模本体底部设置有扩孔凸块;所述扩孔凸块一侧设置有折弯凸块,所述折弯凸块顶部设置有凸块弹簧,所述凸块弹簧一端压迫折弯凸块,所述凸块弹簧另一端压迫上模本体,所述凸块弹簧内侧设置有折弯导柱,所述折弯导柱设置于上模本体上,所述折弯导柱穿入折弯凸块内,所述折弯导柱底部铰接设置有折弯压块,所述折弯压块一端铰接设置于折弯凸块上,所述折弯压块设置于折弯凸块两侧;所述折弯凸块远离扩孔凸块的一侧设置有倒角凸块。
[0016]本技术中所述的分离式下模包括下模本体、运动翼板、冲压翼板、扩孔槽、折弯槽和倒角槽,所述下模本体一侧设置有运动翼板,所述运动翼板与下模合模电缸配合,所述下模本体另一侧设置有冲压翼板,所述冲压翼板上设置有扩孔槽,所述扩孔槽贯穿冲压翼板,所述扩孔槽与扩孔凸块配合;所述扩孔槽一侧设置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贯穿冲压翼板,所述折弯槽外侧设置有折弯口,所述折弯槽与折弯凸块配合;所述折弯槽远离扩孔槽的一侧设置有倒角槽,所述倒角槽贯穿冲压翼板,所述倒角槽与倒角凸块配合。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托料器包括固定支架、滚筒、限位带和托板,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两端铰接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设置于限位带底部,所述托板与限位带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8]本技术中所述托料器的设置,利用模具移动的动力将工件推离模具,实现自动下料,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安全性高。
[0019]本技术中所述的上模支架地面采用斜面。
[0020]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采用可活动的模具结构,在冲压的同时将工件推至下一个工位,既去除了流转动作,实现了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又通过机械结构将冲压和折弯等多道工序整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2]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利用机械结构
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0023]3、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利用模具移动的动力将工件推离模具,实现自动下料,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上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折弯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分离式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托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基座

1、限位座

2、分离式下模

3、下模本体

31、运动翼板

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限位座(2)、分离式下模(3)、进给合模电缸(4)、下模合模电缸(5)、上模支架(6)、上模(7)、托料器(8)和上料器(9),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有限位座(2),所述限位座(2)顶部设置有分离式下模(3);所述分离式下模(3)两侧设置有下模合模电缸(5);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有上模支架(6),所述上模支架(6)上设置有上模(7),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进给合模电缸(4),所述进给合模电缸(4)输出端连接上模(7),所述进给合模电缸(4)输出端连接分离式下模(3);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托料器(8),所述托料器(8)设置于限位座(2)中心,所述托料器(8)与分离式下模(3)配合;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上料器(9),所述上料器(9)设置于分离式下模(3)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器(9)包括振动料盘(91)、进料轨(92)、弹簧阻料板(93)、连接杆(94)和进给限料板(95),所述振动料盘(91)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振动料盘(91)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进料轨(92),所述进料轨(92)输出端设置于分离式下模(3)顶部,所述进料轨(92)与分离式下模(3)配合;所述进料轨(92)输出端设置有弹簧阻料板(93),所述弹簧阻料板(93)铰接设置于进料轨(92)上,弹簧阻料板(93)一端设置有连接杆(94),所述连接杆(94)一端铰接弹簧阻料板(93),所述连接杆(94)另一端铰接设置有进给限料板(95),所述进给限料板(95)铰接设置于进料轨(92)上,所述进给限料板(95)设置于弹簧阻料板(93)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阻料板(93)采用曲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给限料板(95)结构与弹簧阻料板(93)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靠性高的电子连接器自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7)包括斜滑轨(71)、上模本体(72)、扩孔凸块(73)、折弯凸块(74)、凸块弹簧(75)、折弯导柱(76)、折弯压块(77)和倒角凸块(78),所述上模支架(6)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绍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史密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