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37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包括进水管,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沉淀池、COD氧化池、氨氮去除池、深度处理池和出水管,所述的COD氧化池设置亚硝氮加药装置,同时pH调节设备与COD氧化池相连,用于控制COD氧化池pH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工艺简洁、相对节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备及处理工艺。备及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污水处理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论题,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径流污水成分复杂,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水甚至有毒有害,未经处理会严重破坏环境、威胁人类健康。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同时由于其设备可埋于地面下、空间利用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且易于处理。
[0003]然而,目前较普遍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能耗较高,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相应劣势。故而本文旨在专利技术一种节能、高效、经济和简便易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在保证运行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工艺简洁、相对节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以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沉淀池、COD氧化池、氨氮去除池、深度处理池和出水管,所述的COD氧化池设置亚硝氮加药装置,同时pH调节设备与COD氧化池相连,用于控制COD氧化池pH值。
[0006]优选地,所述的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
[0007]优选地,所述的COD氧化池与氨氮去除池上部分别设置沼气管A、沼气管B。
[0008]优选地,所述的COD氧化池与氨氮去除池内部分别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A、污泥液面监测仪B。当COD氧化池、氨氮去除池中的污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应定期排泥,排泥点设置于污泥区中上部,排出污泥的量需等于该期间所积累的量,二者内部同样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以此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0009]优选地,所述的COD氧化池与氨氮去除池均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过程中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以污水的上升流速带动水体搅拌,因此无需设置搅拌设备。
[0010]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配合反硝化菌的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沉淀:处理污水首先通过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进入沉淀池,污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直接被沉淀池中所设置的格栅过滤;未通过过滤去除的较小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沉淀池底部的锥形污泥斗中,经排泥管排出,澄清水从沉淀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经管路从COD氧化池底部注入COD氧化池;(2)反硝化反应:亚硝酸钠从亚硝氮加药装置进入COD氧化池,pH调节设备调节COD
氧化池的pH值,内部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A确定排泥时间;该反应的原理为:缺氧环境中,借助兼性脱氮菌,也称为反硝化菌的作用,亚硝氮(NO2‑
N)经由中间产物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二氮(N2O)被还原为氮气(N2),该过程以污水中的各种有机底物为电子供体、以投加的过量亚硝酸钠为电子受体,该环节在本工艺中的作用是氧化污水中的COD。
[0011]结构上:COD氧化池底部设置布水口,污水经过均匀布水进入COD氧化池腔体内部,自下而上通过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上方设置三相分离器,反应完成后,产气从COD氧化池上部经由沼气管A导出,污泥自动滑落至反应器下方污泥层,出水则从澄清区流出,进入氨氮去除池。
[0012](3)厌氧氨氧化反应:氨氮去除池同样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反应器中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即在有厌氧氨氧化菌参与反应的缺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NH
+4
)转化成氮气(N2),反应以废水中的无机碳(CO2或HCO
‑3)为碳源,目的是使亚硝酸钠与厌氧氨氧化菌通过生物化学反应的手段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结构上:氨氮去除池与COD氧化池在结构上相似,即在污泥床底部设置布水口,污水经过均匀布水进入氨氮去除池腔体内部,自下而上通过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上方设置三相分离器,反应完成后,产气从氨氮去除池上部经由沼气管B导出,污泥自动滑落至反应器下方污泥层,出水则从澄清区流出,进入深度处理池。内部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B确定排泥时间;(4)深度处理:进入深度处理池的水通过内部设置的曝气装置,转化剩余亚硝酸钠以及氧化COD,处理完毕的污水经过出水口排出,完成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
[001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亚硝酸钠的添加浓度为COD浓度0.6倍加氨氮浓度1.32倍。
[0014]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 COD氧化池和氨氮去除池(9)的pH值为6.5

7.5。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的优点在于主处理环节无需曝气等任何机械设备、只需加药,大大降低电耗、能耗药剂等运行成本,同时有效做到节能减排。而且通过控制COD氧化池的反应条件,进行反硝化菌的作用,能够除去污水中的COD,氨氮去除池通过生物化学反应的手段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一体化的设备除去污水中COD和氨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示意图。
[0017]其中:1.进水管、2.沉淀池、3.排泥管、4.COD氧化池、5.沼气管A、6.亚硝氮加药装置、7.pH调节设备、8.污泥液面监测仪A、9.氨氮去除池、10.沼气管B、11.污泥液面监测仪B、12.深度处理池、13.出水管。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布局图。
[0019]其中:1.进水管、2.沉淀池、3.排泥管、4.COD氧化池、5.沼气管A、6.亚硝氮加药装置、7.pH调节设备、8.污泥液面监测仪A、9.氨氮去除池、10.沼气管B、11.污泥液面监测仪B、12.深度处理池、13.出水管,14.控制系统,15.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21]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22]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1,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沉淀池2、COD氧化池4、氨氮去除池9、深度处理池12和出水管13,所述的COD氧化池4设置亚硝氮加药装置6,同时pH调节设备7与COD氧化池4相连,用于控制COD氧化池和氨氮去除池pH值。
[0023]污水流经顺序为进水管1、沉淀池2、COD氧化池4、氨氮去除池9、深度处理池12、出水管13。
[0024]本专利中,各池体的尺寸需根据实际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1),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沉淀池(2)、COD氧化池(4)、氨氮去除池(9)、深度处理池(12)和出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D氧化池(4)设置亚硝氮加药装置(6),同时pH调节设备(7)与COD氧化池(4)相连,用于控制COD氧化池(4)pH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2)底部设置排泥管(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D氧化池(4)与氨氮去除池(9)上部分别设置沼气管A(5)、沼气管B(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D氧化池(4)与氨氮去除池(9)内部分别设置污泥液面监测仪A(8)、污泥液面监测仪B(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D氧化池(4)与氨氮去除池(9)均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6.一种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红菌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配合反硝化菌的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沉淀:处理污水首先通过设在沉淀池(2)中心的进水管(1)进入沉淀池(2),污水中直径较大的杂质直接被沉淀池(2)中所设置的格栅过滤;未通过过滤去除的较小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沉淀池(2)底部的锥形污泥斗中,经排泥管(3)排出,澄清水从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璐辰戚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自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