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31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1
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装置领域。外壳的内部设有保护装置,且每个外壳内设有两个保护装置。外壳主体的一侧镂空,外壳主体的内壁上设有滑道,且在外壳主体镂空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外壳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凹槽;插接装置与通孔、凹槽滑动配合;每个橡胶垫与对应的凹槽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在电器插头和插座之间,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会自动弹出插头,保护安全同时防止电线过热引发火灾,并且自动弹出插头可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避免电路仍带有电流,使用者拔插头时受到电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便于使用者在使用之前检查安全装置,避免安全装置破损时使用,导致防护功能不能有效启动。导致防护功能不能有效启动。导致防护功能不能有效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路安全保护装置在遇到电流过大时会自动断开电路,但是在其损坏时,该保护功能则不能实现,若在此时使用者插拔电器插头则很容易导致使用者受到电击,因此设计了这种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外壳和保护装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保护装置,且每个外壳内设有两个保护装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在电器插头和插座之间,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会自动弹出插头,保护安全同时防止电线过热引发火灾,并且自动弹出插头可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避免电路仍带有电流,使用者拔插头时受到电击;本专利技术还便于使用者在使用之前检查安全装置,避免安全装置破损时使用,导致防护功能不能有效启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000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外壳的主视图;
[000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插接装置的主视图;
[001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接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导电外壳Ⅰ的侧视图;
[001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导电外壳Ⅱ的侧视图;
[001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控制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的安全装置与导电外壳Ⅱ配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10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电器教学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保护装置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保护装置2,且每个外壳1内设有两个保护装置2。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1包括插接装置11、外壳主体12和多个橡胶垫16;所述外壳主体12的一侧镂空,外壳主体1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滑道14,且在外壳主体12镂空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13;所述外壳主体12的另一侧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设有凹槽15;所述插接装置11与通孔、凹槽15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橡胶垫16与对应的凹槽15过盈配合。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插接装置11包括插接片111、连接片112、连接块113和连接螺栓114;所述连接片112与通孔滑动配合,连接块113固定连接在连接片112的侧面,连接块113与凹槽15滑动配合,且连接块113通过连接螺栓114固定连接在凹槽15内;所述插接片111固定连接在连接片112上;所述橡胶垫16在凹槽15内位于连接块113的外端。插接片111通过连接螺栓14安装在外壳主体12上,便于损坏后更换。
[0021]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4

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接通装置21和控制装置22;所述接通装置21设置在外壳主体12内,控制装置22与滑槽13滑动配合,且控制装置22与接通装置21接触。通过控制装置22控制接通装置21与连接片112接触或者断开,保证电流过大时能断开电路,避免使用者受伤、电器受损。
[0022]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4

6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接通装置21包括两个导电外壳Ⅰ211、两个转轴212、导电块213、多个弹簧Ⅰ214、两个导电外壳Ⅱ215和两个绝缘杆Ⅰ216;每个所述导电外壳Ⅰ211与对应的导电外壳Ⅱ212铰接,且两个导电外壳Ⅰ211和两个导电外壳Ⅱ215相互对称,两个导电外壳Ⅰ211和两个导电外壳Ⅱ215的内部空腔相对,每个导电外壳Ⅰ211远离导电外壳Ⅱ215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轴212上,转轴212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2内壁上,且导电块213固定连接在导电外壳Ⅰ211上远离导电外壳Ⅱ215的一端;每个所述弹簧Ⅰ214固定连接在两个导电外壳Ⅰ211或者两个导电外壳Ⅱ215之间;每个所述导电外壳Ⅱ215远离导电外壳Ⅰ211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应的绝缘杆Ⅰ216;每个所述绝缘杆Ⅰ216与对应的滑道14滑动配合。弹簧Ⅰ214的作用是在导电外壳Ⅰ211、导电外壳Ⅱ215平行时弹簧Ⅰ214压缩,以便于在安全装置224中的气囊2247破裂时能使导电外壳Ⅰ211、导电外壳Ⅱ215倾斜,进而使连接块213脱离连接片112,进而断电,同时将插头的金属插片推出,使其脱离导电外壳Ⅱ215。
[0023]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8

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控制装置22包括L形滑杆221、连接环222、两个绝缘杆Ⅱ223和两个安全装置224;所述连接环2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滑杆221,L形滑杆221的另一端与滑槽13滑动配合;每个所述绝缘杆Ⅱ2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222上,绝缘杆Ⅱ2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安全装置224;每个所述安全装置224与对应的导电外壳Ⅱ215外侧面接触。L形滑杆221的作用是限制安全装置224的滑动方向,避免安全装置224脱离导电外壳Ⅱ215,使本专利技术不能正常使用。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安全装置224包括固定块2241、弹簧Ⅱ2243、连杆2244、锥体2245、滑板2246、气囊2247和滑杆2248;所述固定块2241的一侧设有槽,槽的内壁顶端设有限位槽2242;所述滑杆2248与限位槽2242滑动配合,滑杆224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2246;所述弹簧Ⅱ2243的一端设置在限位槽2242内,弹簧Ⅱ22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2248上;所述气囊2247套在滑杆2248侧面,且气囊2247内部充满空气;所述连杆224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241的侧面,连杆22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2245,锥体2245的尖端与气囊2247接触;固定块2241靠近导电外壳Ⅱ215的一端设有通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15)滑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娜尤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