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42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涉及水净化领域。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路、过滤处理装置、主加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第一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管路,产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储水罐,储水罐与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之间并联有冲洗管路,冲洗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第二出水口连接有浓水管路,浓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接口和排水阀,循环水接口与循环泵之间连接有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清洗液容器和循环控制阀;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式时,循环泵和排水阀开启,循环控制阀关闭,以对反渗透膜元件冲洗除污;在化学清洗模式时,循环泵和循环控制阀开启,排水阀关闭,以对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学清洗。学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资源逐渐短缺,利用净水技术将水中的盐分、重金属及微生物去除,从而获得安全饮用水,已成为水生产行业的普遍做法。其中,反渗透膜技术是在加压条件下,使水分子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反向渗透的过程。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417753B、授权公告日为2019.08.0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微浓水反渗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并具体公开了该反渗透装置包括水路装置和电路装置,水路装置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市政自来水进水口、第一级滤芯、第二级滤芯、第三级滤芯、增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进水口与第一级滤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第三级滤芯与增压泵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进水控制阀和第三三通接头,经过增压泵的增压水经过反渗透膜元件后分为纯净水路和浓缩水路。
[0004]现有技术中的节能微浓水反渗透装置按程序设定工作时,FCC组合电磁阀完全打开,管路上压力瞬间降低,通过增压泵对反渗透膜元件循环冲洗,防止膜元件表面污物沉积。
[0005]但是,由于FCC组合电磁阀循环利用工作产生的部分浓水,浓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重金属和微生物,利用浓水冲洗后,反渗透膜元件仍有污物沉积,实际的冲洗去污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装置利用浓水冲洗后,反渗透膜元件仍有污物沉积,实际的冲洗去污效果差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为:
[0008]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路、沿进水方向依次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的过滤处理装置、主加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所述进水管路连通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0009]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管路,所述产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之间并联有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
[0010]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浓水管路,所述浓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接口和排水阀,所述循环水接口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连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清洗液容器和循环控制阀;
[0011]所述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式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排水阀开启,所述循环控制阀关闭,以对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冲洗除污;在化学清洗模式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循环控制阀开启,所述排水阀关闭,以对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冲洗管路之间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连通所述储水罐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管路的第一工位,以及连通所述清洗液容器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管路的第二工位;
[0013]在物理冲洗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一工位;在化学清洗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二工位。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三通阀为电磁三通阀、电动三通阀或者气动三通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之间的冲洗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止逆所述进水管路中的原水向所述循环泵流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加压泵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之间的进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止逆所述冲洗管路中的冲洗水向所述进水管路流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处理装置为活性炭过滤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容器上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用于供化学清洗药剂加入,所述清洗液容器中还安装有搅拌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产水管路上串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产水速率,以在产水速率低于设定速率时调整所述净化处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0020]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中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储水罐中的水量,以在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调整所述净化处理系统至物理冲洗模式。
[0021]有益效果:该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采用了过滤处理装置、主加压泵、反渗透膜元件、循环泵和清洗液容器的结构设计,该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式时,循环泵和排水阀开启,循环控制阀关闭,通过冲洗管路将储水罐中的纯净水输送至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利用纯净水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物理冲洗,从而去除反渗透膜表面的污物,最后通过浓水管路将冲洗水排放出去。
[0022]在化学清洗模式时,循环泵和循环控制阀开启,排水阀关闭,通过循环管路将清洗液容器中的清洗液输送至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以对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且经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后重新循环至清洗液容器,实现了对清洗液的循环利用。整个净化处理系统可根据情况将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进行结合,可对反渗透膜元件起到高效清洁的作用,而且,利用纯净水进行冲洗后,避免了反渗透膜元件的污物沉积,实际的冲洗去污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中净化处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中:1-进水管路、11-过滤处理装置、12-主加压泵、13-反渗透膜元件、131-第一出水口、132-第二出水口、14-第二单向阀、2-产水管路、21-储水罐、3-浓水管路、30-排水阀、4-冲洗管路、40-三通阀、41-第一单向阀、42-循环泵、5-循环管路、50-循环控制阀、51-清洗液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的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路1、沿进水方向依次设于进水管路1上的过滤处理装置11、主加压泵12和反渗透膜元件13,进水管路1连通于反渗透膜元件13的进水口,反渗透膜元件13还设有第一出水口131和第二出水口132;反渗透膜元件13的第一出水口131连接有产水管路2,产水管路2的另一端设有储水罐21,储水罐21与反渗透膜元件13的进水口之间并联有冲洗管路4,冲洗管路4上还设有循环泵42。
[0027]反渗透膜元件13的第二出水口132连接有浓水管路3,浓水管路3上设有循环水接口和排水阀30,循环水接口与循环泵42之间连接有循环管路5,循环管路5上设有清洗液容器51和循环控制阀50;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式时,循环泵42和排水阀30开启,循环控制阀50关闭,以对反渗透膜元件13冲洗除污;在化学清洗模式时,循环泵42和循环控制阀50开启,排水阀30关闭,以对反渗透膜元件13化学清洗。
[0028]该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采用了过滤处理装置11、主加压泵12、反渗透膜元件13、循环泵42和清洗液容器51的结构设计,该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水管路、沿进水方向依次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的过滤处理装置、主加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所述进水管路连通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有产水管路,所述产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口之间并联有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浓水管路,所述浓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接口和排水阀,所述循环水接口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连接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清洗液容器和循环控制阀;所述净化处理系统具有物理冲洗模式和化学清洗模式,在物理冲洗模式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排水阀开启,所述循环控制阀关闭,以对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冲洗除污;在化学清洗模式时,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循环控制阀开启,所述排水阀关闭,以对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化学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冲洗管路之间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连通所述储水罐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管路的第一工位,以及连通所述清洗液容器和所述循环泵之间管路的第二工位;在物理冲洗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一工位;在化学清洗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处于第二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翰新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华新达饮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