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22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分流装置与三组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分流装置的右侧,三组所述收集装置的位置与分流装置相匹配,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两组第一传输装置,两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端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后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前端的右侧连接有作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设置上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上料的特点,对包裹的信息、重量以及外形进行收集、便于下一步的分流,同时在称重完毕后无需工作人员即可自动将本装置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即可自动将本装置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即可自动将本装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流分拣
,具体为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流中心每天接收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或货主通过各种运输工具送来的成千上万种商品,在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商品卸下并按商品发送地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将这些商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物流中心按配送指示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短的时间内从庞大的高层货存架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出库,将从不同储位上取出的不同数量的商品按配送地点的不同运送到不同的理货区域或配送站台集中以便装车配送,同时分拣设备一般由输送机械部分、电器自动控制部分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联网组合而成。
[0003]现今物流用的分拣设备的机械部分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扫描过后还需工作人员再进行分道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拣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无法有效的对分拣完毕的包裹进行有效收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今物流用的分拣设备的机械部分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扫描过后还需工作人员再进行分道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拣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无法有效的对分拣完毕的包裹进行有效收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分流装置与三组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分流装置的右侧,三组所述收集装置的位置与分流装置相匹配。
[0006]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两组第一传输装置,两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端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后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前端的右侧连接有作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检测装置,两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相视侧安装有承重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第二传输装置与两组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位于左侧第一传输装置的左端,两组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分别位于第二传输装置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四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安装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伸缩端连接有分流板。
[0008]优选的,三组所述收集装置分别位于第二传输装置的左侧以及两组第三传输装置的相背侧,前侧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的顶端均匀连接有四组第
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六支撑板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五支撑板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六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第五支撑板底端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五支撑板与第六支撑板的相视侧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第七支撑板,所述第七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有第八支撑板,所述第八支撑板的顶端与第六支撑板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板的四壁均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七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九支撑板,所述第九支撑板的底端与第五支撑板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九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七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九支撑板相连接,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第二弹簧靠近第七支撑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板的四壁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与移动块的上侧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作用杆的外形为柱形,所述作用杆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
[0011]优选的,所述第六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六支撑板卡槽的大小与收集箱相匹配。
[0012]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内壁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材质为橡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上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上料的特点,对包裹的信息、重量以及外形进行收集、便于下一步的分流,同时在称重完毕后无需工作人员即可自动将本装置移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连板旋转,通过第一连板旋转带动作用杆旋转,通过作用杆旋转带动包裹向左侧移动,包裹进入左侧第一传输装置,左侧第一传输装置带动包裹进入第二传输装置;2、通过设置分流装置将包裹按照包裹信息、外形以及重量进行区分,实现自动分拣,提高装置自动化程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液压机带动分流板上下运动,通过分流板对包括进行限位,将包裹引导至前侧第三传输装置或者后侧第三传输装置,也可以启动液压机将分流板升起,包裹通过第二传输装置离开,包裹经过分流引导后进入收集箱;3、通过设置收集装置可以对分拣完毕的包裹进行收集,包裹掉落至收集箱后,如果包裹过重则带动第六支撑板下压,通过第六支撑板下压带动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弹簧收缩,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带动第六支撑板与收集箱恢复原位;4、通过设置保护装置提高收集箱的减震效率,可以使收集箱进行多梯次减震,逐渐减少包裹带来的冲击力,避免第一弹簧弹力过小导致收集箱产生较大的晃动,或者避免收集箱的弹力过大导致的收集箱无法对包裹有效减震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专利技术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作用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六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0、上料装置;110、第一传输装置;120、第一支撑板;130、第一电机;140、第一连板;150、作用杆;151、保护套;160、第二支撑板;170、检测装置;180、承重装置;200、分流装置;210、第二传输装置;220、第三传输装置;230、第三支撑板;240、第四支撑板;250、第二电机;260、液压机;270、分流板;300、收集装置;310、第五支撑板;320、第一伸缩杆;330、第一弹簧;340、第六支撑板;350、收集箱;351、保护垫;360、万向轮;400、保护装置;410、第七支撑板;420、第二伸缩杆;430、第八支撑板;440、连接杆;450、第九支撑板;460、第二弹簧;470、移动块;48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00)、分流装置(200)与三组收集装置(300),所述上料装置(100)位于分流装置(200)的右侧,三组所述收集装置(300)的位置与分流装置(200)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0)包括两组第一传输装置(110),两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10)上端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0),后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30),所述第一电机(130)的传动端连接有第一连板(140),所述第一连板(140)前端的右侧连接有作用杆(150),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60),所述第二支撑板(160)的底端安装有检测装置(170),两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110)的相视侧安装有承重装置(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00)包括第二传输装置(210)与两组第三传输装置(220),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10)位于左侧第一传输装置(110)的左端,两组所述第三传输装置(220)分别位于第二传输装置(210)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210)的上侧安装有四组第三支撑板(230),所述第三支撑板(230)的上侧连接有第四支撑板(240),所述第四支撑板(24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250),所述第二电机(250)的传动端安装有液压机(260),所述液压机(260)的伸缩端连接有分流板(2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物流仓库分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收集装置(300)分别位于第二传输装置(210)的左侧以及两组第三传输装置(220)的相背侧,前侧所述收集装置(300)包括第五支撑板(310),所述第五支撑板(310)的顶端均匀连接有四组第一伸缩杆(320),所述第一伸缩杆(3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30),所述第一伸缩杆(320)的顶端连接有第六支撑板(34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德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