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20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7
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包括:中空的内筒、中空的外筒、运动机构和预应力螺栓;内筒竖直固定设置于地面或非保护结构上;外筒套设于内筒外;运动机构设置于外筒和内筒之间;预应力螺栓水平穿过外筒与内筒其中一个的侧板与运动机构固定连接,并将运动机构水平挤压于另一个的侧面上;受保护结构安装于外筒的外侧面或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抗摇摆隔震装置,外筒和内筒均竖直设置,且预应力螺栓穿过外筒和内筒其中一个的侧板使运动机构抵紧于另一个的侧面上,从而使其在外力作用下,外筒相对于内筒只能作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进而使受保护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避免了受保护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或倾覆的问题,增强了隔震效果。震效果。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支座的
,具体涉及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具有偶发性,多向性和强度大等特点,对于高价值的重要结构、设施或设备,地震破坏往往是极大的潜在隐患,隔震技术作为现今比较成熟的抵御地震灾害的技术手段,可较好地隔离地震作用。但是现有的竖向隔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解决由于受保护结构偏心和重心过高导致的摇摆问题,从而导致受保护抗摇摆隔震装置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出现较大的摇摆,进而导致受保护结构产生扭转振动或倾覆的危险,同时也导致竖向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在地震作用下,现有竖向隔震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受保护结构会出现较大摇摆,进而导致受保护结构产生扭转振动或倾覆的危险,同时也导致竖向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减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包括:中空的内筒、中空的外筒、用于抵紧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运动机构和预应力螺栓;
[0004]所述内筒竖直固定设置于地面或非保护结构上;
[0005]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内筒(1)、中空的外筒(2)、用于抵紧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运动机构和预应力螺栓(3);所述内筒(1)竖直固定设置于地面或非保护结构上;所述外筒(2)套设于所述内筒(1)外;所述运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外筒(2)和所述内筒(1)之间;所述预应力螺栓(3)水平穿过所述外筒(2)与所述内筒(1)其中一个的侧板与所述运动机构固定连接,并将所述运动机构水平挤压于另一个的侧面上;受保护结构安装于所述外筒(2)的外侧面或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内筒(1)的上表面,所述外筒(2)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内筒(1)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朝向所述预应力螺栓(3)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凹槽;所述预应力螺栓(3)朝向运动机构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螺栓(3)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预应力螺栓(3)设置有倒角的一端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滑动结构和/或弹性恢复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恢复结构包括叠层橡胶支座(6);所述预应力螺栓(3)穿过所述内筒(1)或所述外筒(2)卡接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6)上的卡接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板状结构,材质为刚性材质;所述叠层橡胶支座(6)的其中一侧连接板与所述内筒(1)外侧面或所述外筒(2)的内侧面抵紧;所述卡接凹槽开设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6)的另一侧连接板靠近所述预应力螺栓(3)的侧面上;所述预应力螺栓(3)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摇摆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低摩擦件(5)和滑动钢板(4);所述滑动钢板(4)为呈板状结构,材质为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林程永锋卢智成朱祝兵高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